阅读历史 |

158第158章(2 / 2)

加入书签

万喜有意把话禀得分外细,就是因为乍听来人禀报时,在这一处上太过震骇了,反复问了好几遍,才确信来人没有报错,自个儿也没有听错。

一个常日里动不动就病得出不了门的和气书生,怎么竟能一下子生出这么大的祸事?

可他已把话说到这处,萧承泽却没什么意外之色,那位常年照管庄和初病情的立在下面,低眉敛目,尽是一派事不关己的平静。

这位与庄和初朝夕相处一冬的,朝他看来时,眉目间窥探远多于惊愕,也没有如他料想中那样火急火燎地为庄和初争辩一句伤病未愈之人岂有这般本事云云。

这便是说,这间宫室里,此前对庄和初这惹祸之能一无所知的,就只有他一个。

在御前当差久了,这种情形也经历得多了,自然明白,有些事该着他不知道,就要有个不知道的样子才好。

万喜心里有了数,略一斟酌,接着禀。

“百里公主为护大皇子周全,与庄大人交手,但……据太平观来人报,说是,也不知庄大人何时修习了一身高绝武艺,百里公主与大皇子合起来竟都不是他的对手。万幸,西凉?世子对大皇子只给南绥使臣看观音画像一事心中颇为不平,打晕了守卫的道士硬闯进去,三人将将与他战平……到底是京兆府负责防卫的一名官差,秦三宝,觉察不妥,过去巡视,这才合四人之力将人擒下。”

秦三宝,千钟记得这个名字。

当日庄和初带她去孟记包子铺讨清白,那俩“恰好”出现在包子铺里的京兆府官差,一个孟四方,是那包子铺掌柜的亲戚,另一个得庄和初吩咐,掐算好时间将孟四方引去那里等他们的,就是这个秦三宝。

这人是第九监的,但想着适才萧承泽与谢恂都说已在太平观里做好了万全的防范,秦三宝这趟差事,就八成不是庄和初的吩咐了。

千钟借着颔首浅呷一口茶的动作,暗暗觑向一旁的谢恂。

谢恂垂手颔首,仍是一派事不关己又谨小慎微的样子,俨然只是一个为着太医的差事而来,却无意间撞见这些纷扰的老太医。

萧承泽谁也不看,听着万喜把太平观里的刀光血影三言两语道尽,面不改色问:“两国外使和大皇子可有受伤吗?”

“?世子有些磕碰,无大碍,大皇子与百里公主伤得重些,已在太平观包扎了。”

?“立刻护送他们三人回宫,传令太医院派得宜的人来诊治。”萧承泽道。

万喜应罢,正要接着说另一桩更需尽快裁夺的事,就听座上人又问。

“裕王呢?”

万喜正要说的就是这个,“裕王要将庄大人押去京兆府受审,大理寺李少卿却说,此案已涉及两国外使,按律例该由大理寺查办,两方争执不下,特着人来问圣意。”

乍听来人报说这话时,万喜都禁不住为李惟昭捏了把汗。

也就是这位李少卿,有晋国公府顶在背后,换是旁人,怕早已被裕王削了脑袋。

自然,转念想想,李惟昭在这个关节上冒死出头,为的怕也不是那无亲无故的庄和初,而是已与大皇子站到了一处的晋国公府。

太平观已乱成了一锅熬过头八宝粥,复杂又烂乎,一时间谁也看不透这出乱子究竟图的什么,也唯有将这祸根握在自己手上,才不至事后陷于被动。

萧承泽皱皱眉头,终于转过眼,朝下看去。

“朕听着,此事前后经过,不过三五人之间,这番说辞,也皆是这三五人之言,实情究竟如何,未经推敲,难成定论。一旦将庄和初收监下狱,便是为此事定了性。毕竟事关两国外使,但有半分差池,也是社稷之祸,必得慎重处置。”

萧承泽略一沉吟,目光到底聚定在那一直置身于外的人身上。

“庄和初一向病体羸弱,关在牢狱里也不大方便,就先将人禁于庄府不得出,晚些谢老太医先过去看看,再议其他吧。”

谢恂不着痕迹地做出一副未曾料到会突然点到自己身上的样子,周身微微一顿,颔首上前应了声是。

天子已有处置,万喜也不多耽搁,领了旨意便匆匆退下去传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