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163章(2 / 2)
“姚参军明鉴,”银柳掂量着又掏出几分急切,“梅先生双目不便,常日起居尚离不得人照料,自住来梅宅,几乎足不出户,无论庄府有何风波,必都与梅先生不相干。现下梅先生不知所踪,小人比您更着急。您来得正好,小人现下就报官,还请京兆府速速寻人!”
“既是要寻人,那本官便依章程办事了。”话虽说的气势十足,但梅宅所在,四邻尽是权贵门户,他在街面上远没有谢宗云多年积下的脸面,不便在此闹开太大动静,却也无论如何都要对裕王的差事有个交代,“你,随本官去京兆府走一趟。”
“是,小人遵令。”
姜浓在庄府里得知梅宅之事的消息时,怀里正堂而皇之地抱着梅重九的猫。
昨日一早从庄府动身去梅宅之前,庄和初与她做了一连串的交代,其中一项,便是请她在天黑之前安排梅重九离开梅宅,寻一安稳处暂避。
如何离开,何处安稳,避到何时,皆由她决断。
连着前面的一串交代一起听下来,姜浓依稀能猜到些背后的因由,庄和初不说,她便也没多问,只一口应下了。
连筹谋带准备,不过半日余,离开之法与暂避之地都不难想,最难的,还是要在那有限的一时半刻间,劝动那执拗又心细的人听从她的安排。
“这是庄和初的主意?”梅重九乍听她安排时,拧着眉头不置可否,只如此问她。
“是我的主意。安顿梅先生之事,大人托付于我,姜浓愚笨,这是目下能想到最妥善的安排,只得委屈梅先生将就一阵。”
“非是梅某信不过姜管家。”梅重九摇头笑笑,“你要我离开梅宅后,扮成女子生活,可我一个瞎子,连女子如何行止都不曾见过,又如何仿效?”
做下这番筹谋后,姜浓就反复思量过,是先将梅重九从梅宅中劝出去,再与他说后续的安顿,还是在梅宅就直接与他尽数说开。
在推想后者时,姜浓便料想到了梅重九这一问,也正因如此,才断然决定了后者。
他如此一问,姜浓毫不迟疑便道:“姜浓不知先生是否真的不曾见过女子行止,但姜浓确曾亲眼见过,您仿作女子之声,行女子之态,惟妙惟肖,足可乱真,便是在宫禁之内,多少年来,也不曾有人看破。”
“你??”梅重九如所料中一般蓦地一僵。
姜浓不忍他多思多惧,几乎在他一出口时便截道:“先生想必记得,我曾与您言及,您旧日里在未知之间于姜浓有过救护之恩,这是真话。”
“昔年我在先帝朝宫中当差,受尽磋磨,温饱难济,那时正有一份送饭的差事,是往一处冷僻荒败的宫苑里去的,旁人都不肯受这辛苦,便落在了我身上。”
其实也不仅是辛苦的事。
那时宫人们说,冷苑里的那个瞎子,是先帝厌弃之人,丢在荒僻宫苑里苟延残喘,与之往来多了,保不齐要沾惹什么晦气。
只是以姜浓当时处境,也不惧再多点什么晦气了。
“幸有这份差事,每次送饭路上,能偷点吃食果腹,让我活过了那段日子。但幽居冷苑之人,日子定也艰难,又总是被我偷去些饭食,必是雪上加霜,可那位恩人从未曾责怪,每每饭食送去,还会对我温声道谢。是以……姜浓对这位恩人,既有感激,亦怀歉疚。”
那时既因偷盗心虚,又惧怕冷苑中的荒败景象,她每每都是放下饭食就跑,也未曾细细留意那嗓音柔婉、仪态淑静的人。
直到多年之后,偶然见到这位与庄府颇有瓜葛的说书先生梅重九,当年的身影顿然闪回眼前,暗中做了许多比对,才确定了心中那个不可思议却又无可否认的猜想。
“还请梅先生相信,便是粉身陨骨,姜浓也定会护先生周全,以报先生旧年之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