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封侯拜相第一步,识字!(2 / 2)

加入书签

就算是“不好读书”的刘备,也只是不爱读书,不是没读过书啊!关二爷身为武将,也是个著名的《春秋》爱好者呢!

总之,同事和领导真实文化水平如何,不能尽知,但这些人多少都知道经义,要是不读书,说不定连同事的阴阳怪气都听不出来。

汉末三国,一个知识只在阶级内部流通的时代。

抱着书走了几步,段?想了想,又折回去,拿上了刚刚用来请教慈姑的那本道经,既然要装样子,那就贯彻到底咯。

上到二楼,早设好了香案、神龛,等着段?去焚香祷告。

段?不放心,又跑去关上窗户,检查了一遍二楼,没有发现任何人。

奇怪,她想,怎么感觉缺点什么?

夜已深沉,她也该睡了,反正是不可能真的彻夜不眠替曹老板做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段?搬来琴案前的两块锦垫,和香案前的锦垫拼一起,算作她今晚的床垫。

她也是阔起来了,段?苦中作乐地想,如今我睡觉的床垫都是锦缎做的!

连枝灯璀璨辉煌,树一样招展着,照得室内亮堂堂。

段?合上眼,怎么也睡不着。

她骨碌一下爬起来,摸出简牍,就着神龛前铜灯摇曳的光,读了起来。

摸出来的这本是《春秋》。

段?快速地过了一遍,满意地发现,果然已经没有她认不出来的字了。

但只是认字可不够,于是她又从头翻了一遍。

这一次,段?发现,她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却不能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她读完只能知道,这句话是说??“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段,却不能理解??“鄢”是哪里,此处为什么用“克”字,也不知道“段”是谁,“郑伯”又是哪个“郑伯”。

这么读《春秋》,读完只知道某年月日发生了什么事,《春秋》背后的褒贬、儒家礼仪道德她是一点也没学到啊!

别管这里面有多少是后人附会,既然成了士人通识,她就都得学。

不学这些,恐怕她哪天踩了一圈老板同事的忌讳,自己还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逻辑之力”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