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格杀勿论(2 / 2)
曹操冷哼了一声。
曹司空和孔融这位主人先行,荀?和商曜紧随其后,分座次先后入席。
待坐定,曹司空开口第一句没有和主人寒暄,却是对着下首的商曜,“老夫久不在许都,不知这位是?”
商曜起身拜见,道,“侍中商曜,见过司空。”
“你是何方人氏?”
孔融犹豫了一下,没有开口。
荀?拱手道:“司空有所不知,商侍中表字应辉,本太原人士,初平二年时,被袁绍征为文学掾,后触怒袁绍,无奈辞官逃回家乡。司空破袁后,又被当时的并州太守高?举荐,臣试以实事要务,皆能对,便使至尚书台为官,后累迁至侍中。”
曹司空露出了今晚的第一个笑容:“如此说来,是袁本初不识英才,反让我得一臂助!”
其实,从商曜接到沈章传信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平就放到了曹司空的案上,曹司空岂会不知他底细?如此相问,只不过要试探他罢了。
底下众人纷纷恭贺,唯有商曜捏紧了袖中的匕首。
他在尚书台为侍中,自然做的是陛下的侍中,关他曹操什么事?曹贼如此言语,分明是不把天子放在眼中。
孔融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他虽打定主意要赔罪,但见了曹操跋扈的言行,又忍不住面露不满。
比起这两个面色难看的人,荀?面色如常,席间的另外两人一无所觉。只有曹操,他发现荀文若举杯的动作顿了顿。
曹司空捏紧了杯子。
待饮过几杯,天色已彻底黑了下来。
既然是赔罪,孔融还是先开口道,“今日融邀司空前来,实为赔罪。”
曹司空笑道:“文举说哪里话?”
“郗鸿豫为融旧日所荐,我知他素来奉公守法,是融自身行止不端,以致今日。前者,我与鸿豫争执于朝,非为私怨,皆是公心,不想竟劳动司空。前览司空赐信,融深自愧悔,自谓有负陛下厚恩,今后定当修身养德,改过自新。”
“文举言过了!”曹司空叹道,“你与鸿豫,皆是一时俊才,我自然相信你二人的品德。只是朝廷法度森严,才不得不交付有司论处,以致免去了你的少府之位。可惜文举一走,朝廷又要少一位股肱,我不能不为此痛惜啊!”
荀?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文举今既已改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