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浴池(2 / 2)

加入书签

越是疏离平常,就越是勾人。

他一开口,就引起了燃眉之急。

裴珩再难忍住,用掌心去握住了自己真真切切存在的欲望。

这还仅仅是听到谢瑾的声音而已……

可他还是咬牙不甘承认对谢瑾的失控,只能躲在这方池水下苟且,独自承受着这矛盾纠缠又令他羞耻的快楚。

痛恨懊恼的声音从他的牙缝里钻出来:“管不管用,你如今已试过了……还有别的事吗?”

听他这么问,谢瑾出于教养与好心,没话硬是找了句搪塞:“那,我再跟皇上道声谢罢。还有今日在万兴酒楼外,也多谢皇上用那袋饴糖替我解围。”

“嗯……”

谢瑾也听得出他情绪似乎不高,顿了顿,道:“没别的事了,我先告退。”

“别、走。”

裴珩忽无端一阵激动,厉声叫住了他,缓慢滑动喉结,沙哑的嗓音听不清是哀求还是命令:“你留下……”

他一口气没接上:“……留下来,跟朕再说说话。”

谢瑾顿步,疑惑道:“皇上要我说什么?”

“随便……你想说什么,都行。”他今夜又变得格外好商量。

谢瑾觉得裴珩前后的反应有些怪异,可经他这么一提醒,还确实想起了一些事,便说:“对了,这两日皇上还需请人密切关注光社的动向,经今日义卖哄抢这么一出,他们应是会稍避避风头,可只要于将军一日没夺回关城,保不准他们又会借前线的军情发挥,卷土重来。”

裴珩轻声呼气,尚能腾出一丝清醒的思绪,与谢瑾对话:“他们再闹,也闹不出什么花样了……放心,朕会让人盯着相府,过两日也打算再去一趟刑部。”

谢瑾微微颔首,又说:“眼下倒不担心谢云翻案的进程,只是建康动乱,难免影响到于将军在前线的决策。皇上,我有个不情之请,是否可以请文澜阁文士整理校对谢云生前的诗文书信,将之刊印成集册,在各大书局流通,供天下人阅览,或可避免再有类似光社之辈,恶意中伤忠臣良将。况且为谢云著书立传,也好为后世立个忠义典范。”

“好……”裴珩惜字如金起来。

谢瑾没想到裴珩这么轻易就答应了,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哪知裴珩又闷着嗓子开口,又一顿一顿生硬地问:“枢密院院使,空缺,已有数月……皇兄以为,谁可胜任?”

枢密院院使是次于太师和丞相的二品要职。

谢瑾有些诧异,心想裴珩以前从不主动与自己商讨政事,更不会在这么关键的选人用人问题上征询自己的意见。

可大抵是他们近来经历的事多了,也算是共同历过生死,关系总与从前有些微妙的不同。

谢瑾心口微微一热,没往下深究,便坦诚回答道:“回皇上,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按说其职责,最早本就是从兵部划分出的一部分。若要我举荐,韦廉韦尚书可兼任枢密院院使一职。”

裴珩手肘重重一落,又用一阵水声掩盖过自己的低喘:“详细说说,为什么是他……”

谢瑾沉声柔和道:“韦尚书耿介务实,粗中有细,但举荐他作枢密院院使,不单单是因他品性才干如何。南雍朝廷文官人数比北雍鼎盛时期还多了近一倍,各部衙门机构尾大不掉,而冗官势必会导致冗政,若想朝中政治清明,皇上迟早得想办法精简冗官,缩减朝廷人员的编制。”

“若是能由兵部尚书统领枢密院,便可为日后合并两衙门作打算,打开一道豁口。再如审刑院与刑部,审官院与吏部,也不应在同一职能上一味细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