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第49章(2 / 2)

加入书签

吴建刚双目放光,“我去帮忙!”

“不用,你玩你的。”

不一会儿,吴奶奶端炸茄而至,茄裹粉丝,白如霜雪,堆于青花碟中,活脱脱的雪压金山。

尝了一口金灿灿的雪花茄子,王大婶口齿生香,连声称赞,“好吃!”

其他人附和:

“安逸惨了!”

“巴适得板!”

“这味儿,神仙闻了都打颤!”吴建刚惬意地嚼着雪花茄子,对王大婶说:“妈,待会儿咱买些茄子回去,中午也炸个雪花茄子吃。”

吃得美滋滋的王大婶点点头。又想起儿子来这里时,说回去杀只鸡吃。现在又要吃雪花茄子。他的胃病好了许多,之前他放假回来,总是食难下咽,油腻稍沾,便觉反胃,每餐不过一碗。如今他胃口好得很,什么都想吃,什么都爱吃。

儿子胃口好,吃得多,她这个做娘的,自是欢喜无限。她嘬着牙花子乐,“咱多买些回去,吃个尽兴。”

吃着雪花茄子,咔嚓声不绝于耳,空气里尽是雪花茄子的鲜清之味,勾得路过的野猫都在墙头直打转。

满屋浓香,满屋欢声笑语,震得窗子扑簌簌响,连雨点子都跟着打起快板来。

雨日悠悠,闲坐牌桌,享美食佳肴,无需为生计忧心。

“真好啊。”吴建刚有感而发。

吴奶奶问:“啥真好?”

“就是感觉现在的日子……很好。”吴建刚一脸满足与幸福。现在的他,很是满足,很是幸福。

若是以前,这样的下雨天,他可不能这样悠闲自在。若是没有辞职回家卖菜,今天的他一定在公司忙得晕头转向,然后再加班加到深夜。

忽觉那些写字楼里的加班夜都成了前世的梦魇。他再次感慨,“现在的日子真好。”

李玉芬附和,“是啊。”

现在的日子,多好。家里攒的钱越来越多,吃得越来越好,每天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更好的是,她女儿最近成绩大幅跃升。

之前是班上的前五名,这次月考排到了第二名。女儿说,争取下次考到班上第一名。

女儿成绩大涨,李玉芬喜不自胜。她晓得,是因为家里钱赚得多了,女儿压力减小,学习起来更轻松。也因为家里钱赚得多了,女儿吃得好了,吃好喝好了,学习起来又跟更轻松一分。

李玉芬细嚼雪花茄子,油香裹着鲜气在舌尖化开。这滋味,仿若把前半生的苦都酿成了蜜,连指甲缝里都溢着满足的幸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到了十点半。王大婶出声,“该回去烧灶煮饭了。”

“回去干啥,就留在咱家吃。”吴奶奶忙拉住王大婶。

王大婶咽口水。吴奶奶家的饭食好吃。她家的蔬菜瓜果好吃,那些葱蒜辣椒佐料什么的也都是自改种的,也好吃,再加上吴奶奶本身手艺好,做出来的饭食,真真是相当馋人。她想吃,但不好意思蹭吃蹭喝。

她清嗓,“我们还是回去自个儿煮饭。”

“这么客气干啥,就在咱这儿吃!”吴奶奶口吻强硬起来,“再这么客气,下次就别来了!”

闻此言,王大婶她们不好再拒绝。

“唉,搞得我们倒像是来蹭饭吃的了。”李玉芬赧然。

“啥蹭不蹭的,莫嗯个(这么)客气。你们继续玩,我去弄饭。”吴奶奶眉开眼笑。

“帮忙一起弄。”王大婶起身跟着一同去灶屋。李玉芬他们也跟着去帮忙。

灶屋里,吴奶奶见都来帮忙了,唉了声,“都说了不要你们帮忙。”

“?,人多饭煮得快。”

各自分工明确,吴奶奶淘米,王大婶和李玉芬刨洋芋,吴有贵和满福叔洗茄子,吴建刚烧火,吴雪翠则去院子里摘葱。

细雨霏霏,洒落于葱苗之上,葱苗青白分明,活似戏台水袖。吴雪翠俯身嗅之,嫩嫩葱香扑鼻。

微葱一根,便能大大增香。怪道说,一畦嫩葱,胜却金银玉帛无数。采撷嫩葱数根,吴雪翠返回灶房。

小小的灶屋里,几乎挤满了人。吴雪翠见吴奶奶手里忙活着,眉眼间洋溢着欢喜,吴雪翠莞尔。奶奶她就喜欢人多,就爱热热闹闹的。

老人家年岁大了,越老越害怕孤寂。想到此处,她又再次万分后悔起来,后悔没有早些回来陪奶奶。

“翠翠,愣在那干啥,快拿过来。”

“刚子,火再烧大一点。”

“好嘞!”

“满福,把这两个黄瓜削了。”

“行。”

“玉芬儿,你这土豆片切得可真好,刀工咋这么好呢。”

雨丝缠着炊烟在瓦楞间游走,炊烟扭着腰往云里钻。柴火哔剥作响,菜刀哆哆直响,人声绵绵不绝。

吴雪翠切着葱,忽然觉得这灶屋像个老酒坛,装着袅袅炊烟,装着哔剥柴火,装着腾腾饭香,装着所有人的说笑声,封存着经年的烟火滋味。让人心满,让人回味。

她微微莞尔,低头继续切葱。

吴奶奶取腊肉一块,刀锋落下,脂香四溢。混着灶膛里的柴火气,酿成醉人的香。

王大婶:“切这么大块儿?”

“我还怕不够吃,要不再切些?”

“够吃了。别切了!切多了浪费!”

吴奶奶才不听,又多切了些。王大婶唉了声,吴奶奶太热情好客,太慷慨。到底是日子好过了起来,吴奶奶如今才这样慷慨大方。

念及此,她想到自己。自己还不是和吴奶奶一样,因日子好过起来,也变得慷慨起来。若是从前,她哪里舍得做那么多牛肉干,又哪里舍得拿那么多牛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