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伏笔停辍(2 / 2)

加入书签

王策云轻描淡写地替父亲否认了这个不体面的私生子,并顺手安插进了荆府。王策云承诺,若是归家认祖归宗,记在小叔叔王隐的名下。

让那个孩子带着任务与荣耀赴死。

结局大家有目共睹,荆家倒台,兵权瓜分。

但收获远不止眼前这些,不过是身外俗物??最关键的还是,挑拨了太子殿下和秦王的关系。荆家的人马被秦王悉数收编,太子知道之后虽未说什么,但也有了疏远之意。

太子注定是孤独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他不该有出生入死的伙伴。

王策云十分顺手地去掉他的左膀右臂,而这一切,仅仅只是顺手。

“你这孩子,唉。”王隐干笑了一声,不再言语。

炉上的茶咕噜噜冒着泡,茶香四溢,濡湿了空气,王策云偏过身,微垂着眼眸,道:“小叔,我的鹤,何不还我?”

“啊,欣赏得太入迷了,竟损成这样。”王隐假惺惺地将纸展平,他没想着给,望着纸上洇来的墨痕,不由得有些嫌恶。

王策云笑吟吟地望着他,那笑意三分假,七分讥诮。

“贤侄也不必费心了,形中书院的招牌是时候改头换面了。”王隐躬身,拂平衣角站起身,“思闯在巡防营待了那么久,也该历练得差不多了。”

“小叔,这香囊属实没有品味,与你的家室和气度相称,还是趁早换了。一股子不洋不俗的小家子气,香气也是。”王策云打断道,他一手端着茶水,另一只手慢悠悠地以指尖敲击书案面,闷闷的笃木声让王隐很不自在,“哪怕是北地的好货,到了郢都,一样是拿不出手的。”

王隐阴恻恻的,冷脸看着他:“贤侄说得对,香囊罢了,是我老了,品味跟不上你们这样的年轻后辈了,贤侄这都要怪罪?那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两人的惺惺作态,点到为止。

形中书院历史悠久,南渡后流于形式,便开始形同虚设。

如果重新启用,后果不堪设想。

王隐的担忧并非不无道理,选出的贤才走进朝堂,安插入各个部门,留给世家的荣光正在缓缓消散。

京畿冯家。

一对老人相互搀扶,走进大门,穿过中堂。

冯家派人传信给他们,说是闺女突然有了身孕。

四周景色宜人,虽不华贵,却比寻常人家考究许多。

老头儿心中按捺不住欣喜,有了孩子,女儿便真的能融进一个大家族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好消息一半,坏消息也也接踵而至。

冯家说,他们之前买书院的名额花了一大笔钱,恨不得要砸锅卖铁,这才有了一星半点的机会,能在院正那边说上话。

哪知道,受贿的白教谕锒铛入狱,之前冯家花的钱也是水漂。到时候新官上任,谁会记得这买卖?

冯家虽家底殷实,但心里终归咽不下这口气,要他们一块儿来想办法。

“这就是亲家公养的好闺女,来我们家这些时日,不说别的,银子亏空成这样。不过是花了点钱给少爷买个好前程,居然还学会了给人看脸色……”冯老太太一扬手,将手里的账簿摔了出去,“当初让她对少爷的事多操心些,百般推脱,现在好了,这亏损算谁头上?”

言外之意,就是要他们老两口还上这些银子。

这就有些无理取闹了,时运不济如何能怪到管家夫人身上?可冯家好像就是觉得理所应当,办不成事,看着谁都要咬一口。

老阿婆大惊失色,低声道:“不……这怎么行呢!这么多钱,老头子!他们是要咱们俩的命啊!”

冯亲家丝毫不把他们当人看,冯老大人憨厚笑道:“亲家公,我们已经花了大几百两的银子了,如今算是打了水漂。”

语气凉薄,与其说是笑意,不如说是嘲讽之意。

老头儿颤颤巍巍举着看不明白的账本,问道:“那该如何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