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谁还不少玛丽苏大女主了(2 / 2)

加入书签

倒是为看旁边的太子,刘据顺着舅舅的视线看过去,发现看的正是表兄霍去病和国师。

不知怎么的,刘据又想起了那日阿父在殿中说的那句意味不明的话。

好事将近是指表兄和国师吗?

不少人都在私下里讨论着他们冠军侯究竟何时求取国师。

如今,冠军侯的年岁可不小了呢。

营地里甚至私下开了赌局,当然赌的并不是钱财,毕竟要是赌钱财,一经发现,那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收货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这场丰厚仪式由刘彻来举行,他是真的开心啊,几年时间,大汉飞速的发生着变化,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了。

国库的钱没少,甚至开始有余了起来。

匈奴也终于解决了。

按照这么发展下去,相信他很快就能修仙了。

刘彻站在田埂边“朕宣布,今岁这丰收大会正式开始。”

“让咱们看看,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万亩的田地能收多少粮食上来。”

“大家的功朕都记着,待到晚上,朕将论功行赏,诸位都是我大汉的有功之臣。”

“不论是上阵英勇杀敌,亦或者是勤勤恳恳的治理后方,朕皆要奖励。”

霍光和陈石也站在人群中看着陛下,心中万丈豪情。

敦煌那也等着收获呢。

酒泉发展的很好,敦煌发展的也很好。

内地迁入的一些百姓原本百般不愿,到了地方以后个个喜笑颜开的。

又是田又是房子,比他们原本的家乡好上太多了。

收割进行的轰轰烈烈的,盯着盛夏的太阳,却没有人觉得炎热。

镰刀,收割机其上阵。

这头打麦子,拉头那袋子装。

有个士兵甚至偷偷扯下了一粒麦穗,放到口中嚼了嚼,满口的麦香,叫人陶醉。

趁着没人发现,瞧瞧的和旁边的人念叨着这麦子的好。

“若是我家有着稻种,来年定是个丰收年,再也不用担心交不起赋税了。”

旁人的孙田正弯着腰割下一把麦子呢,闻言吓了一跳,险些割到腿。

“你可别做傻事啊。”

孙田和孙树是同一个村子的,后来家里头不太好,就一起出来了当兵,想着总有一口饭吃。

不至于饿死了。

这下眼看着日子就要过好了,他可不能做傻事。

孙田紧张兮兮的,生怕孙树这不好的想法被人听了去,到时候告诉将军,他们俩都讨不着好。

“我就偷偷的装一把在兜里,坏不了事的,有这么多呢。”

“我看你可真是不要命的。”

“说不得家里头已经种上了这种麦子呢,你偷回去白费力气不说,还提心吊胆的。”

听闻这话,那兵卒才放下蠢蠢欲动的手,并非是贪心,而是因为前些年,大家过的都太苦了。

粮食就是农家人的命根子。

是一家人活下去的根本,要能增加地里头的粮食,叫他们做什么也愿意。

孙田听到同伴的劝阻,也只能悻悻的收手。

陈杏站在他们不远的地方,恰巧听到了他们的话,虽说听的不是很真切,但大致的内容却是半蒙半猜猜出来的。

没打算上前,怕将人给吓着了,弯腰割下一把麦穗。

让陈杏觉得好像回到了几年前,她和阿爹在自家地里收麦子的时候。

那时候阿爹是主力,她个子本来就不高,和阿弟一起屁颠屁颠的跟在阿爹的后头抱着麦穗。

那卖杆子上结的麦子少的可怜,姐弟俩干活可小心了,生怕那麦子掉到地上浪费了。

活干完以后还要拿个小篓子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