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2 / 2)
温言川将白糖糕给他:“去玩吧。”
“谢谢兄长!”温淼抱着白糖糕,扭着圆滚滚的身子,一溜烟跑没了影。
正堂里只剩下父子二人。
一年前,温鸿称病辞官,彻底退出官场。温鸿胸怀坦白,不屑与门阀权贵同流合污,因此在官场上屡受排挤,为官多年一直得不到晋升。一年前大病了一场,干脆辞官赋闲在家。
思及如今的朝中局势,皇帝重病,太子年幼,外有靖王虎视眈眈,内有门阀把持朝政。
以一己之力荡清浑浊,犹如行于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
温鸿眉宇间爬上忧虑,嘱咐道:“我已不在官场,无法帮衬你。我知你心中抱负,然独木难支,万事以保全自己为先。”
温言川点头:“多谢父亲提点,儿子谨记在心。”
“卫征明连抗三道圣旨,拒不回京。此事可是真的?”温鸿远离朝堂,很多消息得到的并不及时,也是前不久才知道。
温言川点头:“是。”
连抗三道圣旨,罪同谋逆。
“卫将军驻守北疆多年,乃忠臣良将,按说不会做出此事。”温言川思忖片刻,“我猜或许是受了他人挑唆。”
大燕以北生活着十七个游牧部落,各部落间联结紧密,被称作北羌十七部。名字长念着麻烦,通常只称呼前两字。
北羌境内几乎没有耕地,只能逐水草迁徙。这样的生活方式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发展。自己没有,就惦记别人的。大燕的中原沃野千里,因此北羌时常骚扰、进犯大燕边境。
卫征明和十余万将士便是北疆安宁的守护者。挑唆卫征明与朝廷的关系,于谁最有利不言而喻。北羌此计倒是用的巧妙。
只是,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一个满腔热血、忠心护国的人,心志是何等坚定,又怎会轻易受到挑唆?
温言川实在想不出卫征明抗旨的缘由。
温鸿:“你可听说过轩王?”
温言川疑惑:“轩王不是已经离世了?”
轩王李茸在五位皇子中排行第四。当年先帝突然薨逝,皇位空悬,大燕一时间成了无主之国。北羌瞅准时机举兵进犯,北疆不宁,百姓流离。
在其他皇子牟足了劲想将自己的屁股放到龙椅上时,当时只有十七岁的轩王竟主动退出了这场夺权之争,领兵四万赴北疆作战。
然而刀剑无眼,这位以家国大义为重的轩王最终死在了战场上。享年十九岁,尚未及冠。
“轩王与卫征明关系甚笃,可同塌而眠。”温鸿给了温言川一个调查方向,“想知道卫征明为何抗旨,可以试着从轩王查起。或许能知道些眉目。”
温言川点点头,将此话记在心里。
“一见面就谈论政事,当这儿是朝堂啊。”随着一道温婉的女声,一位妇人走进来。一袭绛紫色罗裙,姿容?丽。
温言川连忙起身迎上去,脸上露出几分孩子气:“娘亲。”
叶婉将温言川从头到脚打量个遍,确定没什么事后,开始挑起理来:“回来了就直奔正堂,是不是将我这个娘亲忘了?”
一嗔一笑,不愧是当年名动整个上京的花魁[1]。
温言川才貌双全的貌,便是八分随了叶婉,二分随了温鸿。集两人所长,总之是个会长的。
“我刚到府门口便听到淼淼的哭嚎声,循着哭声就过来了。娘亲勿怪。”温言川忙道。
提到温淼,叶婉不由叹了口气:“这孩子貌不随娘,才不随父。真是叫人头疼。”
两不沾的温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