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8章(1 / 2)
薛母讪讪道:“那我找你舅舅罢!”
薛母有两个嫡亲兄弟,王家大老爷王子朔没有出仕,袭了县伯的爵位,如今在金陵照管家族。他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王仁,女儿便是王熙凤。
三老爷王子腾精明强干,仕途顺遂,而今官至京营节度使,负责京畿军政,乃从一品的高官。
这里说的舅舅便是王子腾,薛?没有再反对。王子腾对王夫人比对薛母亲近些,但也是他们的亲舅舅,又位高权重,没有贾家那么多顾虑,想必不介意推宝钗一把。
他道:“虽说要进京,也不必着急。一来很快便是核算例银的日子,儿子头一年接管家事,少不得亲自上京一趟,母亲和妹妹与我同行也不迟。二来,姨妈虽然盛情相邀,但咱们到底不是贾家的正经亲戚,万没有一家子住到别人家里的道理。咱们家在京城有宅院,儿子先遣人去修整布置,一二月的功夫也足够了。届时住在自己家里,出入往来都便宜,若母亲思念姨妈和舅舅,常来常往也是一样的。”
说到核算例银,这原是皇商差事的一部分。
皇商之所以被称为皇商,是因为领着朝廷的银子替朝廷办事,但同样是给朝廷办事,里头也有极大区别,大体上能分成两种。
一种由内府主理的,将内库??也就是皇家私库的银钱借给商户做买卖,商户每年交一定利银给内库,为的是增加内库收入。这便是所谓的“领内府帑银行商”,因为领的是皇家的钱,民间也称之为皇商。
另外一种则是户部主理,商户从户部领钱,替户部采办货物,称为“户部挂名行商”,也有人称之为官商。
看起来后者比前者更自在,实则不然。因为皇商只有深得皇室信任之人才能做,且政令上多有扶持,商户往往可以攫取更多利润,故而远比户部挂名行商更吃香。薛家能跻身皇商之列,还是先祖曾为紫薇舍人,深受当时皇帝信任的缘故。
不过皇商也不是好当的,内府帑银的利率非常高,最高可达六成,如果还不上,就可能被除去皇商资格。原书中薛家一开始是“领内府帑银行商”,后来再提起便只剩“户部挂名行商”,大约便是还不上例银被除名了。
对皇商来说,每年的核算例银是正事,也是大事。
薛母听薛?说的有理,没多想就应下了,叫丫头取来笔墨,亲自给王夫人写了封信,回绝了去贾家小住的邀请。
待写完信,晚饭也摆好了,薛母坐在上首,薛?与宝钗分坐两侧,见其中两道菜是薛蟠爱吃的,又十分清淡,薛?便道:“蟠儿只怕还没用饭,把这两样给他送去吧。”
薛母果然很高兴,连忙叫丫头拿食盒装了,又额外添了几道,一并送到碧梧院去,显然很喜欢这“兄友弟恭”的场面。
用完晚饭,回到自己院中,薛?命人将薛母的信送出去,又吩咐:“到了京都不必急着回来,和那边的人查一查贾家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