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第30章(2 / 2)

加入书签

军役户婚田土等项干己事情,曾经上司断结不明,或亲身及令家人老幼妇女抱赍奏告者,各问罪,给引照回,奏词转行原籍官司,候人到提问。

简而言之,只是涉及大逆或人命相干才可使用方才那条;如若上访是为了田产婚姻户籍之类的,依旧得打回原籍,总之无论如何都得牺牲一人。

魏与归也据实相告苦主。

苦主一家经过商量,决定派侄子去京城。

正好来年魏与归要进京赶考,于是就和苦主的侄子精心准备另一份状书,事无巨细地将前因后果通通写了下来。

经过魏与归这位高人的指点,苦主侄子的京诉之路畅通无阻。

既没有拦御驾,也没去城门口喊冤,直接找准了唯一一条正确的门路??通政司。

通政使接过案子,把侄子一捆一扔丢进牢里,随后上奏天子。

万幸那几日正逢皇上生辰,靖安帝心情甚好,没多久就将京诉交由督察院处理。

有司得了旨意,案子处理得飞快,从督察院转呈至刑部,再送到大理寺堪合,很快就拿出了解决办法。

所以自苦主侄子被顺天府施完杖刑,拿着路引回原籍候审听理后,魏与归的名号自此在徽州无人不知。

与此同时,魏与归在京城也是名声大噪起来。

不光是因为打赢了这场历时六年的官司,还因其已高中进士,入了翰林院当庶吉士,再想喊他帮忙写诉状就难喽。

偶尔也会有人感慨,魏尚书最终竟是在吏部任职,不去刑部或是大理寺委实可惜。

亦有人猜测,或许就是因从前魏尚书官司打得太多太累,所以如今不愿掺和党争,自始自终独来独往。

所以在这偌大的朝廷中,没有人比魏与归更清楚上诉的流程。

宋骥复述完林家茶楼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时,魏与归就已发现其中的关键之处。

当初他帮那家上京诉讼,光是上下打点、左右逢源,等到通政司同意接受诉状时,就花了差不多大半年的功夫。

而林凡安一个茶商,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到通政司的章印,而且几乎是分毫不差地在卢点雪下狱后就递来了讼状,找的又还是几乎与之毫不相关的大理寺。

众所周知,大理寺卿宋骥之子宋徽猷与皇上相交好,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大理寺内任职的评事。

林凡安知道这点不奇怪,毕竟在京中能把生意做得这般大的也不是一般人,肯定有自己的门路,想打听到卢点雪入狱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通政司的盖章,林家茶楼是如何仅用一个晚上,不,甚至是几个时辰就弄到的?

通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赍状已闻。【2】

常人一般只知通政司的前一个职责,却甚少知道后半部分。

魏与归知道这点,是因为他在去金陵考乡试赶考时,结识了崇正书院的云离相。

彼时云离相听闻自己在为同乡打官司时,透露过一些消息。

云离相说他有个师兄眼下正在通政司任职,不由感叹道世人只知通政司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却不知还有个掌受申诉文书的作用。

而魏与归后来之所以能顺利京诉,云离相的点拨必不可少。

魏与归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内阁首辅萧锵。

没想到萧首辅此时也正打量着他,似笑非笑。

魏与归若无其事地垂下眼帘。

此事他知,萧首辅知,云离相知即可。

既然都想保卢点雪,那也没必要戳破这层窗户纸。

至于萧锵如何遮掩林家茶楼能弄到通政司盖章的事,他懒得理会。

看萧藩那气定神闲的神情,估计是早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