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6邯郸的局势(2 / 2)

加入书签

就是这个时候,邯郸的信从咸阳转送了过来。

嬴政杀伐正酣,抬头注意到孟弋握持着木牍发呆。老师如此失态,一定与邯郸的某人有关。他冲赵忽使了个眼色,两人一齐放下了棋子。

“姊,邯郸来的信?”赵忽问。

孟弋回过神来,点点头。

郭起在信中说,赵简送赵忽入秦为质,是为了保全他。

邯郸到底乱成什么样了?

郭起说,眼下的邯郸,比天地初开还混沌。赵丹用弥子牟主政以来,朝中分裂为几派势力,有跟着弥氏为虎作伥的,有强烈反对他的,有中立自保的。反对派中,以赵简为首。赵简麻烦连连。

早先,他反对对燕用兵,认为秦国才是最大的敌人,主张与燕国修好,将防御重点放在西线,触怒了赵丹。去岁,又有人告发他与廉颇密谋谋逆,加重了赵丹的猜忌。其实不过是廉颇攻燕时受了伤,赵简前去探望,却落人口实,说他结交大将,犯了赵丹大忌。

若是别的将军还好些,可偏偏是廉颇。廉颇为人,有勇有谋,唯一的缺点是脾气执拗人缘太差,赵丹对他的态度很别扭,不得不用,却不能重用。孟弋明白赵简的处境,自身难保的局面下,把赵忽送出来的确比在邯郸安全。

“这是好事啊。”嬴政很开心,“赵国越乱,对我们越有利。”

赵忽看看嬴政,再看看孟弋,默默走出了兀自。

嬴政抓抓发痒的手背:“他怎么了?”

孟弋白他一眼:“我的大王,你是真会说话。”

孟弋追到院中,想安慰赵忽,黑颈匆匆进来禀事。

咸阳来人到了县里,称赵王派了使者来,要见赵忽。

***

赵忽如坠云里雾里,在嬴政亲卫和黑颈的陪同下,风驰电掣赶回咸阳。

中行武等候多时了。

上次来时,中行武是赵忽的副使,今次已是独当一面的使者,赵忽沦为人质。公子王孙又如何,还不是一朝天上,一朝渠沟?赵忽堕入沟渠,中行武也是出了一份力的,不禁小人得志,见到一脸晦气赵忽,他满眼的奸笑憋都憋不住。

几个月来,赵忽见识了种种人心难测,知晓中行武背后搞的小动作,他谨记孟弋的叮嘱,没有发作,忍了。

双方行过礼,中行武宣读赵丹的命令:册封赵忽为春平君。这便是他此行的使命。

赵忽呆愣:这是王兄的补偿?

中行武呈上封邑去岁的户籍和田结,称谓也立马改了:“恭喜春平君。”

赵忽脸上没办分喜悦,王兄想让我永远留在秦国?

中行武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兜着圈子打听起孟弋。

赵忽有心提防,化身闷嘴葫芦,一问摇头三不知。

中行武暗暗叫骂,悻悻离去。

在赵忽身上没捞到有用消息,中行武不放弃,次日一早就去了相邦府。

此次使秦的另一任务,就是献城给吕不韦。虽说只是将五城的税收奉上,并不是割地,可五座城池皆是工商繁盛之地,税收非常可观。为了笼络吕不韦,赵国下足了血本。所图无他,只希冀秦国信守承诺,不要干涉赵攻燕。

吕不韦欣然笑纳了赵国的诚意和建信君本人的诚意。他说,秦国非常重视秦赵邦交,只要赵国不与魏楚等合纵,秦国就不会进犯赵国,建信君就永远是秦国的朋友。

中行武心下甚安。

会面没持续多久。

中行武明白,吕不韦总理朝政,日理万机,能够在百忙之中抽闲接见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使者,已是格外给赵国面子了。看着下人抬出来的一箱箱回赠给建信君的谢礼,他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趟差事办得太漂亮了,回去一定会受到奖赏。

然而仍有疑虑未消,他看向送他出府的宾客司空马:“司空兄离赵多年,可否怀念赵酒的滋味?此行小弟带来了几坛,兄如不弃,我后晌派人送来。”

司空马是赵人,在邯郸时就投在吕不韦门下,后又随之入秦,受重用至今。中行武与他是旧相识。

司空马道谢:“尊使如此大礼,某恐无以为报啊。”

“区区小事,见什么外?”出了大门,中行武压低声问,“愚弟有事相询。”

“愿闻其详。”

中行武问起了孟弋。

“她深得秦王和秦太后信赖,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