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5守株待兔(1 / 2)

加入书签

此人不负众望,终于在第三日出现了。

西岭高高的芭茅草丛中,曲芙蓉正悠闲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教着苏莫寒,如何用狗尾巴草编扎小兔子。

曲芙蓉一边手里编着小兔子,一边不时拿眼睛瞟着村路口。

苏莫寒低着头,抿着唇,一丝不苟,认真学着曲芙蓉的动作,用狗尾巴草绕来缠去,终于编扎出了一只小兔子,开心地举着小兔子,拿到曲芙蓉眼前晃。

令人惊喜的是,曲芙蓉这几日的守株待兔也成功了。

远远地,瞧见一个人出了村路口,直往西奔去,曲芙蓉认出此人正是曲大壮。

曲芙蓉拿自己手里的小兔子,轻轻触碰一下苏莫寒,示意苏莫寒。

苏莫寒一挥手,大姜与苏木便迅疾隐在曲大壮身后,跟踪而去。

曲芙蓉与苏莫寒等人照常在西岭上割草。一边割草,一边等消息。

一个多时辰后,大姜与苏木回来了。

苏木说道:“这个曲大壮果然一路往西,直奔了嵛山,一直到了老林子的山坳中,将一封信送给了山中匪首。”

曲芙蓉忙问:“信的内容呢?”

苏木回道:“曲姑娘放心,途中用了点手段,令那曲大壮跌倒昏迷了片刻,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信从他身上搜了出来。

“我俩已经将信中内容背了下来。信上所写,十分简短,只是四句诗。”

“诗?”曲芙蓉与苏莫寒同时发出疑问。

苏木点头道:“对,诗文如下:月下弦初张,佳音达榆杨。谨待东隅中,共饮百谷酿。”

大姜附和道:“没错,就是这四句。这没头没尾的,说的是何意?这也不像是联络报信的,又无时辰又无地点。难道是七庄主之前的猜测有误?”

“这四句打油诗,听起来更像是邀人赴约,共赏丝竹佳音,同饮美酒佳酿。月下弦初张,佳音达榆杨……”苏莫寒说着,口中重复着这几句诗。

“榆杨?等一下,”曲芙蓉打断苏莫寒,跟苏木及大姜确认,“榆杨这名字有些耳熟,哪个榆?哪个杨?”

“榆树的榆,杨树的杨,”苏木回头瞧瞧大姜,大姜点头确认。

苏木忽然醒悟:“难道说的是嵛阳县城的嵛阳?”

“也不对,县城没有粮农送粮,他们也不会蠢到去嵛阳县城抢粮。榆杨,榆杨,”曲芙蓉摇着头,低声念叨着。

曲芙蓉想到了,眼睛一亮,抬头说道:

“啊对了,西山镇有座不起眼的小山,名唤嵛?山,嵛?山的东南角有个很大的村子,村人犹以种稷谷出名,是个种粮大村。这村子正是?谷庄。

“这就对得上了。百谷,又是粮食古称。地点有了,去?谷庄外等着劫粮。

“照此推来,诗中所言月下弦,其实是指下弦月,本月份下弦月出时,为二十二日,恰是明日。

“这句东隅中,不单指方位,还指时辰,隅中是为巳时。”

曲芙蓉目光炯炯,瞧向苏莫寒,“如此解析,是不是说得通了?一群只知道戕人纵火的匪徒,如何会有那份闲情雅致,赏丝竹佳音?就他们?”

曲芙蓉说完,鄙夷地一撇嘴。

苏莫寒当然知晓曲芙蓉撇嘴不是对着他,而是心中愤恨曲厚泽之流。

苏莫寒颔首:“你所推论,当为正解。还有,谨待东隅中,共饮百谷酿。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上一回在伏牛岭,他们未能得手,肯定心有不甘,看来,此次他们是要准备联手一战了。”

曲芙蓉言道:“你说的是,不过,我倒十分纳闷,一个时辰地点而已,为何煞费苦心,写得如此晦涩难懂?犹如猜谜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