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梦?(1 / 2)
拜师礼过后,曲芙蓉正式成为了周怀海的徒弟。
自此以后,曲芙蓉在元宝镇周济堂医馆,开启了她作为学徒的生涯。
对曲芙蓉而言,医馆里大大小小样样事情,都是新的,都是需要她下功夫学的。
每日里,她一睁开眼睛,便开始忙活。除了听从周怀海的训教,便是背书、碾药、切药、认草药、翻晒药材,做着各种杂活。
细碎繁杂的事情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便是在睡梦中她都在背着药名。
忙碌的曲芙蓉,根本无暇想起周济堂以外的事情。
来元宝镇之前的人与事,她似乎已经全部抛在脑后了。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诸多果实陆续成熟,也正是果实类中药材采收的季节。
这一日,曲芙蓉与元胡,跟着周远志,来到元宝镇镇后的山坡上采药。
周远志教给曲芙蓉依着果实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成熟度,来判断是否采收这些药材。
曲芙蓉认真地听着,仔细地辨认着。
上一回在清风山时,她只听周远志说过,光是采收中药材,里面的学问就很大。
她却没有想到,竟是如此复杂难记。光是辨认那些不同的果实已经不容易,还要记住它们不同的采收时机。
比如决明子要在荚果变成黑褐色时采收、菟丝子在豆棵枯萎时采收、白扁豆在果壳变为黄白色时采收;
连翘的果实由青变土黄色时、山茱萸在果皮呈鲜红色时采收,酸枣与补骨脂都要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
不仅果实种子类的要如此,那些全草或是地下根入药的,也要依着不同的时节进行采挖。
像桔梗要在地上茎叶枯黄时挖取,防风、山药、板蓝根、半夏也要依着不同的节气,候着秋分或是霜降时采挖。
背记这些,没有捷径可走,全靠多看多记多动手,经验使然。曲芙蓉只能狠狠地往脑子里记。
周远志赞道:“小师妹领悟极快,分辨起这些果实来,又快又准确,可比元胡好带多了。”
周远志又转过头去对着元胡说:“元胡眼力欠缺了些,已经学了两年了,到如今,还有分辨不清的。”
曲芙蓉回道:“谢大师兄夸赞。你也不必忧心元胡,元胡再多练练,眼力也就长了。”
元胡在一旁“嘿嘿”笑着,“我瞧着那些东西明明长得都差不多,看不出有甚么不一样的,真真是无从分辨。”
周远志道:“莫要给自己找借口了,再不认真学,小师妹便要超过你了。”
元胡道:“是,大师兄教训的是,元胡记住了。”
采收了大半日,瞧瞧日头已经偏到西面,低低地悬在远处的山顶上。
曲芙蓉已是累得头晕眼花,腰酸背痛,手上也被树枝木刺划出了道道细小的伤痕。
元胡在远处发现了一株甚么草,有些不确定,喊着“大师兄”,要周远志过去瞧瞧。周远志便往元胡那边去了。
曲芙蓉将面前一株山茱萸的红果采摘完了,抬头擦擦汗,瞧着周远志与元胡在那边低头研究,也想过去瞧瞧。
许是累得腿软,又许是汗遮了眼睛,过一道干沟时,曲芙蓉脚下没稳住,顺着沟帮便溜了下去,扑倒在沟底。
幸好那沟不深,也就一人多高,也无积水,又兼前两日下过小雨,土质松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