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维护(1 / 2)

加入书签

晚膳时,两房的孙子孙女都留在了老夫人的院里用膳,凤卓诩是凤家大宝,喜提老夫人身边的一个位子。

除他之外,丞相府余下的孩子们,都没有这份“殊荣”。

凤卓诩牢记着自己今日来侯府最重要的任务,坐下之后,先说了几句好听话,哄得老夫人笑逐颜开后,才进入正题道:“我这里要给祖母和大伯母告一声罪。”

老夫人一听这个开头,差不多就猜出了他接下来要说什么,无非就是关乎凤婵音的。

大孙子的这种神态、语气,她虽然已经很久没见了,但记忆犹新。

从前,凤卓诩一要帮凤婵音说话,就是如此,先告一番罪,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然后再说正题。

这久违的场景,让老夫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就落了下来。

和凤婵音她们一席的蒋氏看了看凤婵音,这才笑道:“有什么事你直说就是了,有什么罪不罪的?一家人,说这些外道话。”

凤卓诩也笑道:“我就知道,祖母和大伯母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不会怪罪的,那我就直说了。”

“是这样,妹妹们难得能全部聚齐,在祖母跟前尽孝,本该多住些时日的,怎奈母亲刚请了一位教养嬷嬷,要教导妹妹们规矩礼仪,这位嬷嬷偏偏今日到了。”

“师傅进了门,总不好学生们一个都不在。”

“所以,要和祖母和大伯母告一声罪,妹妹们明日就要回府去了,等过些时日把规矩学好了,再过来好好陪祖母。”

说得倒是合情合理,就是也太凑巧了些。

老夫人这边刚留了人,那边请的教养嬷嬷就到了,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个糊弄人的幌子。

蒋氏倒是无所谓,侄女们要不要住下,住一天还是住两天,都和她没什么干系。

她把人留下来,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家的礼仪气度。

她和老夫人打算在侯府也给凤婵音办一场家宴,一来,是以本家的身份,把凤婵音引见给族亲们,二来,也是把事情做得漂亮些,给那位丞相叔子看。

她留了客,筹备了家宴,把礼节做全了就够了,至于凤婵音领不领情,那就是凤婵音的事情了。

故此,蒋氏没有立刻回答凤卓诩的话,而是看向了老夫人。

老夫人皮笑肉不笑地道:“这么巧?她们前脚来了我这儿,后脚教养嬷嬷就上门了?”

凤卓诩面不红心不跳,认真道:“确实就是那么凑巧,都赶到一块儿去了。”

“这位嬷嬷,是曾经在先帝身边服侍过的,母亲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人请来的,实是不好怠慢了。”

老夫人一个字都不信,她问道:“这样的事,你母亲早上的时候怎么不说?你妹妹们自己怎么不开口?要你巴巴地专程赶过来替她们告罪?”

“可是你母亲嫌我老婆子不好说话,特地嘱咐了你来当说客?”

一句话,说得凤婵音等人不得不起身告罪,连声道并不知道此事。

凤卓诩也站起来,解释道:“不关妹妹们的事,她们还不知道此事的。”

“是下晌的时候,母亲才派了人过来给我说的这事。母亲一不想轻慢了嬷嬷,二不想辜负了祖母的好意,心中很是为难,又因着父亲在宫中忙公事,她一时找不到人商议,就派了人来讨一讨我的主意。”

“我一想,这算什么大事?祖母是自家人,嬷嬷是外人,自然是该先在外人面前把礼节做全了。祖母不仅是自家人,还一贯深明大义,通情达理,自是不会见怪的。”

“可若是反过来,外人不免就会挑拣我们凤家的礼数。”

他解释了这么一大通之后,才诚惶诚恐地认错道,“这些都是孙儿一个人的想法,因着我和祖母最是亲近,就先来同祖母说了,还没来得及给母亲通气,也还没同妹妹们提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