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1第181章(2 / 2)

加入书签

镇民们没听过,但不妨碍他们顺着想,好像还真的是,随着镇内的车辆日益增多,他们的荷包也变得丰满起来!

不少人又恢复了十二分的热情,让杨爸使劲的花,把路给修长点。

杨爸无语,还修长点?都越界了!

他们能动工的,也就几公里长,分摊到每家每户承担,要得了几个钱??

沿着远处的道路看,一座座大厂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河岸上,没有无人机的帮助,站在离它们最近的旧镇屋顶上,也看不到厂房的尽头。

沿着厂房往南边走还是厂房。

一直走,大概要路过三四座接连在一起的厂房,才算是出了这座钢铁迷宫。

从迷宫的大门处过条马路,就是新城区的居民楼。

居民楼的左手边就是繁华的新城区,政府建的大楼都在这里。

右手边却是安程全他们以前在镇尾摆摊的小市场,现如今已经因为规划,建成了整个肖郝县最大的菜市场??和平市场,也就是杨万他们这回赶回来的目的,历经两年,市场总算是建成能投入使用了。

按招标的情况来看,里面不仅有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还有最新鲜的海鲜售卖,每天来这里买菜、当必到的打卡点的人络绎不绝。

而这里就是杨万当初让杨爸买的一部分地方。

买下的地林林总总一集合,就占了整个菜市场的一半,体量不可谓不小。

今天,是杨家镇改名的日子,也是和平市场重新建立以后,挂牌的好日子。

在杨家镇没有改名的正式文件下达以前,和平市场一直都是处于散养的状态。

谁想要在这里摆摊?只要按时给来这里巡逻的保安,交一两分钱就可以了,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便宜的。

这些保安本来都只是在杨爸买下的地巡逻。

后面是其他的,在这里有地的老板看见,就心动了。

想着,一并转交让杨爸的人去收费,才让整个市场的摊位费统一了下来。

不怪他们想偷懒,实在是这笔钱太难收了。

他们买的地不大,收的钱又少,收上来该怎么记账都不好记。

再看看其余人买下的那块地,七八个人握着的地拼在一起,也就勉强够杨定坤拿的一半那么大。

面对家里人的提问,什么时候派人去收钱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吭声。

说不要吧,他们又没有那么高风亮节。

说要吧,每天不忘记,辛劳的去打卡收钱,才能收几个钱?

关键是,还要去给那些摆摊的人证明,他摆摊的地就是自己的,想要在上面摆摊,就要给钱!!

他们一天天的那么忙,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