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第189章(2 / 2)
似有所感的杨万,一个鲤鱼打挺,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所有的精气神又回来了,“我出去一趟,看看铺子。”
“小心点啊,今天来这咱们镇的人还挺的多。”
“我晓得的嘞。”
“那你今晚想吃什么呀?”
“小鸡炖蘑菇,再贴一圈玉米饼子,老好吃了,特别是饼子。”
“小馋猫~!”
“嘿嘿~!”
杨万这回回镇,不仅仅是参与自家,占了半个地的市场开业。同时还要看看狗剩、狗蛋他们两个守着店铺的情况,查一查流水,看一看收入分红。
按照以往的习惯,因为钱不多,她基本上都是去问一问,看看销量,就走了,等三个月一过,到了要结算的时候,看账本基本上对得上,她也不会追究太多。
但哪怕如此,分给他们这几个小伙伴的收入,也是实打实的恐怖,特别是在镇上的人,慢慢的开始多了起来以后。
这些人或进厂,或给本地有钱换渔船的渔民打工,也算是熬下来。
能扎根的人家不仅多,还有产生劳动价值的价值。
他们不说很有钱,但干的活绝对很苦,而杨万店铺内不管卖的是椒盐小鱼干,还是红油小鱼干,还是各式各样的腌菜,都是属于比较重口好下饭的菜品,加之又便宜,就成了他们常光顾的地方。
也让杨万这几年能给小伙伴的分红逐年增长,近两年来甚至可以做到,直接翻了十几倍有余。
虽然结算时按三个月一算,但算下来,每个月增长的指数也很恐怖。
也就是说,这几年来,这个数值一直都是呈红色的正增长,从来就没有让她赔过。可见这两个铺子有多赚钱!
但对比杨家日益做大的生意来说,就显得有点九牛一毛了,可看着又比开在骑楼城内的干货店,又要好太多。
这家店的销售,几年如一日的稳。
虽然说一直都有盈利,还有增加,但是,增加的数额并不明显,材料本身的价格就在那里放着,怎么卖,利润的起伏都不会太夸张,所以,它已经慢慢的由城内三家店铺收入的大头,掉到了垫车尾的位置。
还是杨爸看,把店内的高档海货拉到,靠近南方的城市能赚的多一点以后,想办法多装点运过去,才让不少渔民没有亏本的太厉害。
不然,哪怕厂里的烘干机再大,能把当天捕捞上来,卖不出去的海产品,全烘干成干货做成礼品,延长保质期,放在店内,包上花里胡哨,又吸人眼球的包装销售又能怎样?
不需要销售周期的吗?谁家不等钱周转?真当渔船是随便就能养的吗?
码头这边的店,这些年来,由于厂子和城镇中心的转移,使得来这里干活的,路过的人流量的增加趋于缓和,所以它销量的总量,总是略微的低于镇尾的这一家,在早些年,就一直是处于三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