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长松卧壑四(1 / 2)
兰和豫有些错愕,随之斩钉截铁道:“不会。”
闻霄顿觉不可思议,兰和豫在朝,同哪个官员关系都保持着恰当的友好,她没有党派,也没有仇恶,与他人政见相悖时恶语相向,对方也一笑了之。这得益于她八面玲珑的性子,总是有使不完的心眼子,旁人只有被她坑的份,鲜少能坑到她自己。
闻霄与兰和豫曾一致认为,宋衿是不得不防的。如今阔别三年,兰和豫暗遭毒手,竟能绕开宋衿,闻霄不敢相信。
兰和豫绕了绕腕子,“宋衿才不做这样的事,她要是下毒,干脆毒死我,下这般不痛不痒的毒,让我手麻几日,除了让她累死累活几天,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你可有怀疑对象了?”
“嗯。暂时没有。”
闻霄狐疑地望着她,觉得她分明是有了对策。
兰和豫目光深邃,意味深长道:“或许,这天下格局,该有个定音了。”
她一把握住闻霄的手腕,闻霄能感觉到,她的手一丝力气都没有,圈在自己的腕骨上轻飘飘的。
“宋衿这几年是死心塌地、尽心尽力,我提防她许久,竟丝毫没找到马脚。与乌珠人的交涉,一切都还需要宋衿牵头,她似乎对谷宥也没那么坦诚。但小霄,你的担心是对的,她对谁都未曾真心实意,连辛?都不放过,更何况我们。”
闻霄怕她多说一句话就要力竭晕倒,忙道:“我明白,你别担心,我回来了,这些交给我就好。”
兰和豫却伤感地道:“你好不容易醒过来,我还在想,能不能让你一睁眼,就看到这世间已经是个新面貌了。”
说到闻霄的伤心处,闻霄便觉得鼻子酸溜溜的,“外面这一片,我都分不清哪是哪了,怎么不是新面貌呢?”
兰和豫破涕为笑,“这样也好,我们会一起打造我们想要的一片天地,你,我,宋袖,还有祝煜。”
兰和豫又和闻霄说了许多,不知为何,她说得模棱两可,闻霄听得一肚子疑虑,最终只在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中,补全了这样一场祸事。
那是君侯殉炉的第一年,没过多久京畿的大军就越了过来,北崇城门大开,任京畿军穿过他们的国土,直接抵达了玉津城的周边。
人们还没来得缅怀救世的君主,就被战火吞噬。京畿军残暴无比,他们呐喊着“大堰邪祟,渎神无德,必须亡国屠城,以正天纲。”
京畿军所过之处杀烧抢掠,路过一城,世上便消失一城,才会有如今林立的无名城镇。因为曾经这些城的百姓都死去了,无非是难民扎堆,在焦土之上苟延残喘,城镇也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
这时候人们才见识到,没有了苦厄珠的京畿军亦是何等骁勇,五十二城三百部落全民皆兵,握着人们从未见过的武器,骑着高头大马,攻无不克,摧枯拉朽。
也是在这样的危难之下,玉津朝堂分崩离析,祈玄堂的傅大人率先带着部下投敌,剩下群年轻的小将、羸弱文官还有祝煜这般的通缉犯死守都城。
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兰和豫只觉得凝重无比,长叹一口气,“曹大人被京畿人拖在马上,绕着城跑了一圈又一圈,死后一家老小尸首挂在城门口,那天很热,他们的血落地就干了,可是还是淋漓不尽,像是在下雨。”
兰和豫声音止不住颤抖,忍着泪意道:“好在都过去了,我们能守住我们的家园,也能站起来反击。”
许是说了太多伤心事,兰和豫露出些疲态,闻霄便扶着她躺下。兰和豫刚卧倒,便昏睡过去。
闻霄一个人走出帐子,风萧瑟地吹起她的衣袖,她把碎发在鬓角掖好。此时此刻,她觉得这世间格外陌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她开始想念祝煜,想念阚氏药局,想念那里浓烈的药气,无与伦比的安全感,她能舒适地依靠在爱人身边,假装外面岁月静好。
“一切都变了,是吗?”
宋衿倚在马厩旁,歪着头戏谑地望着她。
闻霄冷冷地回望她一眼,“你到底想干什么?”
宋衿摊开手,“闻家妹妹,我可太无辜了,好歹是熟人相逢,我也不过是想与你寒暄几句。况且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能让我贪图的呢?”
“我信你的鬼话?这些花言巧语你留给辛?吧!”
闻霄刻意说凉薄之词来刺痛她,甩开她的胳膊就要离去,却被宋衿一把拿捏住了肩膀。她下手不重,闻霄却感受一种久违禁锢感,仿佛宋衿的手是个烧得火红滚烫的烙铁。
宋袖勾了勾唇角,凉飕飕地道:“这么着急走?多留下了与我叙叙旧罢。”
闻霄抬手挡过去,宋衿手法便如条游鱼那般滑溜,两个人在马棚子过起招来。闻霄不精武艺,与其说是过招,不如说是在稚嫩地拆当。
她实在是抵不过宋衿,便怒道:“我们没有旧,也没什么可叙的!”
“妹妹,何必如此决绝呢?这世间有太多的秘密,你向死而生,难道心里肚里,没有一丝好奇?”
“好奇你个头。”
闻霄痛骂一声,祝煜三年前的谆谆教诲终于使她灵光一现,闻霄身子后仰下滑,朝着宋衿铲去。谁知宋衿身法甚是阴毒,旋身将闻霄扳住,抵扣在马厩的柱子上。
一旁的红鬃马正吃草吃得酣畅淋漓,朝闻霄看了一眼,发出声恹恹的嘶鸣。
闻霄道:“我竟不知你是这样的好身手,以前在宫城司还真是委屈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