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165名花坠落(1 / 2)

加入书签

话说燕宁被卢老先生一番言辞教育后,内心像受到了刺激一样,执意要率兵抗击赤戎,誓言要收复失地,其态度之坚决,理由之正当,让二皇子根本无法拒绝。

其实二皇子不是不想拒绝燕宁的请求,实则上是二皇子当下无法约束燕宁的冲动,所以只能勉强答应燕宁的请求,但二皇子不仅仅担心抗击赤戎会消耗实力,更担忧燕宁会和李侯爷会师见面,怕燕宁在情感上受到李侯爷的控制。

鉴于这种担忧的存在,二皇子接受了庞翼的建议,以堤防杨裎禄和粮草难以持续供应为由,只允许燕宁带领两万人马抗击赤戎。

燕宁当然知道二皇子对自己的顾虑,只能同意二皇子的安排,同时不得不将李家人留在皇城,将家人留质于京,是为了消除未来皇帝的顾忌,这是燕宁和二皇子心照不宣的默契。

然而燕宁在率军和赤戎作战时,总受制于粮草不济,后方供给运输粮草的队伍不是速度跟不上,就是粮草供应量不足,这严重掣肘了燕宁的军事行动,但这何尝不是二皇子想要的结果。

对于燕宁而言,结果就是一腔热血难以建功,可谓是心中有苦说不出,毕竟二皇子早有申明粮草难以持续供应。

就在燕宁有志难伸,难以施展抱负之际,李侯爷率领雍凉军大破赤戎,接连收复失地,并怒斩了獠族蛮王,吓的赤戎单于再次仓皇南顾,这让全国上下人心振奋,无不为之欢舞,百姓皆言李侯爷是救国救民的大功臣。

李侯爷在北境取得重大胜利,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朝中有些内心纯正的大臣暗中期待李侯爷携胜利之师回京主持大局,试问谁敢阻挡持有先帝遗召的李侯爷?谁又敢直面锐不可挡的雍凉军?

李侯爷若携胜利之威,名正言顺的回京主持大局,必定是某些人的噩梦,二皇子对此忧心如焚,急忙派人让燕宁带领那两万人马回京,想着还有李家人握在手里,觉得可以拿李家人作为人质要挟李侯爷。

可李侯爷在打退赤戎后,最关心的是如何重塑梁照北境防卫,想着如何抑制胡族再次南下祸乱中原。

……

且说燕宁收到二皇子的指示后,不得不计划率军南归,就在燕宁准备南归的前夕,李侯爷突然带领二十几名随从闯入燕宁的军营,营中士卒惊慌之下,一时竟无人敢拦。

燕宁见状慌忙上前跪迎:“拜……拜见伯父!”

哪知燕宁话音刚落,就被李侯爷一鞭子打到身上,并喝斥道:“你可知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