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会理(1 / 2)

加入书签

因此地习俗缘故,阿涅被默认成周立行的干亲,分堂的人对阿涅的关照更多,谷娃子和石娃子两人被分去了一个房间,阿涅则是跟着周立行住了一间。

在成都休养了一段时间,紫苏的身体比逃难的时候好了些,但身体的耗损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起来的,尤其是她原本有烟瘾,这一路的逃亡她活生生的把烟瘾也给戒了,更是伤了根本。

她一直撑着一口气想要回会理救出自己的孩子,这一路上默不吭声地坚持,结果到了会理,当夜又发起了高烧。

第二日,梁承禄请来中医大夫。

老大夫给紫苏一把脉,便是摇了十几下头。

“耗损太过,气血亏空,这位阿姐活不长咯。”

这话,成都那边的大夫也说过,紫苏是知晓自己情况的。

她轻声问大夫,“好好养的话,我还能活多久?”

“你现在的情况,如同满是裂缝的瓷瓶,再怎么灌水,也是要漏的。只能说过得了今冬的话,也许还能活到明年。明冬还能不能捱过去,就看天意咯!”

老大夫也不说假话,回答了紫苏的问题。

“先扎针吧,之后好好吃药,不要见风受凉,虚不受补,莫要吃油腻荤腥,多休息,看能不能扛过去吧。”

紫苏点头,看了周立行一眼,又收回了视线。

老大夫开了方子,又交代了许多注意事项,周立行让石娃子跟去医馆拿药回来煎,然后派谷娃子去跟梁承禄盘一盘分堂这些年的账务开销,毕竟代表总堂来了一趟,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起码他的知道自己能动用多少钱。

周立行已经决定要拿总堂八爷的架子,用这分堂的钱办事了!

等他们二人走之后,阿涅自觉地出去守门,周立行等紫苏开口。

紫苏还发着烧,人病恹恹的,但眼神十分的亮,她轻声说道,“我在张家祠堂外面的石榴树和水井中间的石板下面,埋了两个罐子,罐子里是我以前偷藏起来的金银。”

“行善兄弟,无论此行的结果是什么,我都认命。孩子们要是不在了,我便也不用活了。若是孩子们还活着,我能求你,再给我们指一条生路吗?”

这段时日紫苏看得出来,周立行是个面冷心软的人,一路上他虽然不说,却始终照顾着她。

周立行看着紫苏那求生欲极强的双眼,莫名又想起了王喜雀。

她们都是那么坚韧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都努力地想要呵护自己爱着的人。

紫苏为了孩子,能忍着烟瘾和屈辱逃亡成功。

喜雀姐为了不连累青竹叶和其他人,还是走向了她最厌恶的木老板的身边。

“紫苏姐,如果孩子们还活着,我一定会救他们出来,然后送你们去一个有人照管的地方。”

周立行给出他能给出的最大承诺。

紫苏点着头,她道了声谢,终是支撑不住,躺倒回去。

喝了三天的药,紫苏终于是退了烧。那大夫又来看了一圈,拈着花白的胡须说挺过来了,再留了一副养身安神的方子。

周立行他随手翻着账本,看着一开始以茶叶、生茧、皮毛、肉干、药材、盐铁等多项物品为主的货品,逐渐变成烟土为主,心中也是莫名悲凉。

他记得黑老鸹说过,清廷晚期,诸国列强打进来,让中华大地种上了鸦片,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政府多次提出禁烟令,然而军阀割据,并不是那么听号令,为了军费更是扩张烟土种植。

到如今,几番禁种下来,反倒是山野之地种了更多的烟苗。

烟苗多,除了买卖便是食用。民间的药物少,这能镇痛的大烟,倒是成了万金油一般的存在,以至于有烟瘾的人越来越多。

而他在账本的支出里,看到了“买青苗”,稍一问,竟是预付的鸦片定金。再仔细一看,嚯哟,还是和德兴堂一起干的!

在夷汉之间,因鸦片生意出现了商业信用,一些内地商人由当地头人介绍,包下种烟者一定面积的鸦片青苗,经过估产,予付一半的价款,待鸦片成熟,最后成交结算,称之为“买青苗”。

这个梁承禄到真的是专心专意的在经营分堂,生怕自己买不到烟土去专卖挣钱,提前预定的招都使出来了。

这些事,总堂会毫不知情吗?是单会理的分堂在干这个,还是外面的分堂都明里暗里的脱离掌控?

上梁不正下梁歪,总堂只需开一点点口子,下面的分堂就能扯出十万八千里的漏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