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8乐西公路(2 / 2)

加入书签

周立行见刘愿平无所事事,干脆招呼莲妹儿,“莲妹儿,你把他推过来,一起插,你也过来,我来担土。”

莲妹儿也不客气,反正都是做事情,她立即和周立行轮换。

当天下午,拉叶家的人先回去,剩下的人又在这里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峨边县政府组织的人便浩浩荡荡地上来了。

人多了,工具足了,道路清理起来便快速得多。巨大的山石被石匠想办法分割,较大的石头被大家合力撬动,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这群人是以彝人为主,也有部分汉人,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氛围十分和谐。

晚上大伙儿围在临时搭建的火塘周围,有专门的后勤人员给大家烤土豆、荞麦粑粑,给大家煮热汤,大家有说有笑地围着聊天,彝语和汉语交杂。

刘愿平像是找到自己的主场,让莲妹儿把他推到一群彝族人旁边,跟人家喝酒。

拉叶见刘愿平身体残疾却心态坚定,便主动跟他攀谈起来。

刘愿平三句话不离老本行,跟拉叶打听起乐西公路修建时候的细节。杨?秀隔得远远的听不太清楚,想过去又不太敢,周立行见状,便带着杨?秀一起过去。

周立行跟拉叶进了一杯酒,杨?秀跟在边上席地而坐,拉叶看了看他们两人,继续口里的话:

“咱们彝族知识精英曲木藏尧、还有土司岭光电分别担任南、北督修司令部的支队长,这条抗战路,也是一条彝汉路呢!”

“这条路,据说西康出了17个县的人,四川这边乐山、夹江、洪雅等供19个县,咱们彝人和汉人一起修路,当初也是闹出不少事儿呢,哈哈……不过最后,咱们一起把这路修好了!”

“……蓑衣岭与菩萨岗这一段死的人最多,这里多雨多雾,又冷又没有村寨,偏偏粮草又跟不上!听说这条路修完,缺粮、疲劳、疾病、工伤等死了三万多人!”

周立行默默地听着,他在没有需要的时候,往往是沉默寡言的。杨?秀跟在旁边也是只听不说,她只是想听一些和致松相关的东西。

拉叶喝着酒,叹息着,“当时这路修好,多么难啊!要维持好,也是很难……可是后来,抗战胜利后,维护就成了问题。我听说川康公路,修成没多久就断了,直到现在才准备复通呢!”

“这乐西公路,也是时通时停,以前没有什么人组织,除非有特别情况,否则大家也是不理的……前几年还是国民党的时候,才组织了一场大疏通,结果又是死了好多人,大桥那边的泥石流一下子就埋了好多人……”

杨?秀的脸色有些发白,但她没有如之前那边情绪波动,她看着火塘里的柴火,热烈地燃烧,然后慢慢变成灰烬。

她知道,致松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他当年外出求学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要学成归来建设祖国,要让西南的山路不再艰险,要让大河之上有坦荡通途。

三万多人……她的丈夫只是其中一个……她并不特殊,这世间还有三万多个和她一样痛失所爱的妻子,有三万多个翘首以盼儿子归来的母亲。

“我们现在修缮道路,小情况自己处理,大的状况县上组织来,是给准备好了吃穿的。他们啊,跟以前那些人不一样,他们做事情是先考虑咱们穷苦人的,做啥事儿都认真着……”

拉叶还在说着,杨?秀却起身,回到了车队那边的火塘。

拉叶看着杨?秀走了,有些摸不着头脑,问周立行,“你婆娘咋啦?”

周立行一口酒呛着,咳嗽起来,“拉叶兄弟,别乱说!我和?秀只是朋友。?秀的丈夫,就是前几年来修缮乐西公路的工程师,被泥石流埋了的。”

拉叶愣了下,“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