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启程(2 / 2)
她对陈叶强拧出来一个笑容:“咱们继续往前走吧。”
她边走便回想,她突然间什么都想起来了,高中的时候老师就爱点名让同学起来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自然地理就是她的噩梦啊!!!!!!
她拿手的一向都是人文地理,这一次是她第一次尝试拍自然类的纪录片。
救命,她的纪录片里还是不要有这些地理知识得了……
但是好像还不能完全没有……总会涉及一些的吧……
算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吧,遇到了就问陈叶吧,反正这里有一个现成的专家。
………
两人又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前行,潺潺的流水声在耳边奏响,溪边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得圆润光滑,眼前泛黄的树叶萧萧落下,常青树们依旧生机盎然。
杨桐有种自己是来郊游的错觉。
其实,自然地理也不光只是知识吧,有时候,看见的比记住的要深刻得多。
她突然觉得,她可以为西北雪山的美景心动一辈子,真的。
“等等!”她叫住陈叶。
“怎么了?”
“我想飞个无人机……影响赶路吗?”
陈叶笑笑:“飞吧,不差这几分钟。”
“OKOK!!”
******************
他们继续往前,随着脚步的迈进,地势逐渐升高,周围的景色也开始变化。
草地慢慢被低矮的灌木丛取代,秋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其中,美得很自然。
当他们深入山区,高大的针叶林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地上厚厚的松针像柔软的地毯,每走一步都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陈叶抬头望向树冠,眼中透露着敬畏:“这些树木的生长状况也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通过研究它们的年轮,我们可以了解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里的气候变化情况。”
说着,他拿出一个特制的工具,在一棵倒下的树干上小心地取下一小段年轮样本,放入保护盒中。
杨桐不明白,光是研究年轮就能研究出这么多东西。
她突然对陈叶是个研究员有了实感,果然相处得越久,对一个人的了解才能越全面。
之前所看到的陈叶都是比较生活化的一面,现在亲眼看到他工作,说实话,其实是她想象中的模样。
专注,又一丝不苟。
继续前行,山路越发崎岖陡峭,空气也逐渐变得稀薄。
杨桐开始感到有些吃力,脚步逐渐沉重。
陈叶见状,主动放慢了脚步,不时回头关心地询问:“怎么样,还能坚持吗?如果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
刚说完走了两步之后,他就停了下来。
他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块能量棒递给杨桐:“吃点补充□□力,我们休息一会儿。”
杨桐接过,声音很低地回了一声“好”。
她确实有点累了。
跟着陈叶走,她明显感觉比上次自己走快了很多,不然他们进度也不会那么快。
如果是换成几天前的自己,她肯定撑不到现在,说明陈叶的训练还是有用的。
陈叶找了块空地,从包里拿出垫子,然后让杨桐坐下。
自己则坐到她旁边,也拿了块能量棒出来吃。
“大概还有三小时日落。”他告诉杨桐。
也就是说,他们最多还有三小时的赶路时间,还必须在这些时间里找到合适的扎营位置,最后赶在太阳完全落下去之前,把帐篷搭好。
“我知道了。”杨桐嚼着能量棒,声音模糊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