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中秋夜观月挥毫(2 / 2)

加入书签

眼前这幅《十五夜望月》,就是走的行草风。

唐言结构,宋尚意趣。

可能距离开宗立派还差点,但对比今人,至少已经称得上登堂入室。

书法风格跟执笔人性格有很大关系。

如果是以前的陈景乐,是写不出这种字的,用本地话说,就是「写字跟鸡爪扒沙似的」,虽有夸张成分,但真称不上好看,顶多认真写的时候算端正。

读书时候没能写一手好字,一直是他心底一个遗憾。

后面在系统的辅导下,对书法一课进行了多次学习,才慢慢学会写出一手好字。

现在已经可以说有一定风格。

灵动是行草本身走的飘逸路线,而狂傲,则跟系统有关,毕竟是有系统的男人,不狂点傲点才是不正常。

只是陈景乐的狂没有写在脸上罢了。

况且他本来就是一个有点傲的人,不然怎麽会跟合伙人闹掰后,甩手不干,直接跑路。

「写得真不错!」

陈景乐对自己这幅作品相当满意。

某种意义上,是他在书法一道上的一个小小里程碑,风格技法都比之前精进了。

……

见状,陈景乐一鼓作气,蘸墨挥毫,又写了一篇。

还是诗词。

这次是现代人的作品,也是他很喜欢的一首古体诗。

「咏史?李梦唐」

「高阁垂裳调鼎时,

可怜天下有微词。

覆舟水是苍生泪,

不到横流君不知。」

同样落款。

也算是契合他读明史的感悟吧。

这次用的是赵孟俯风格的行书,整体狂放之馀,笔锋给人感觉,还带点抑郁悲愤。

噫~

我怎麽也学起那些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古人来了?

陈景乐晃晃脑袋。

「不过说实话,感觉这篇写得比上篇还好。我进步这麽大的吗?」

连陈景乐自己都有点惊讶。

……

要说书法好坏,其实没有统一标准。

但会有一个最低标准。

在这个最低标准基础上,看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审美。属于汉字的独特美感,是跟其他载体截然不同的。

好与不好,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判断。

即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