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天下没有工匠不想入工部,这代表他技艺高超,还能让家里冥顽不灵的老头知道,他不用读书习武,靠这奇巧淫技也能出人头地,但是,他回头看向开始动手的大人们,这就是他向往的地方吗?

开始后悔。

“甚妙。”皇帝走过来蹲在他旁边:“你做的?你师父会不会做?”

李师傅目光发直:“没有师父,我自己做的。”

“还会不会做别的。”皇帝循循善诱:“像这水车一样,可让万民受惠的东西。”

“不知道,”李师傅回答地干脆,不需要思考:“我在家时老爷子不让碰这些东西,我只看过水车改良的匠书。”

“图纸画出来之后被发现了,书也被烧了。”幸好图纸他才画过,还记得个大概:“我是偷跑出来的,上有长兄在,也无人寻我。”

皇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除去沈家,这小子暂时是个孤家寡人,看起来人也年轻,能毫无顾忌离家,未婚。

皇帝笑容更亲切了:“你既然让沈姑娘将水车和你一起送进宫里来,是想做官?”

孤家寡人年轻未婚的李师傅毫无防备:“是啊,谁说我一定要榜上有名或者战场立功才能入仕,制造水车一样能让我入仕。”

皇帝:“你想过自己能做什么官没有?”

沈青桃看着皇帝哄骗涉世未深年轻人的一幕,有什么崇高的、伟大的、光芒万丈的东西在她眼里碎掉了。

“你问这么多干嘛,”李师傅很奇怪,他扭头看向身边搭话的人,眼中触不及防闯入一袭明黄,他咚一声跪在地上:“参见陛下,草民失礼。“

“莫惊慌,”皇帝笑呵呵地站起来:“随朕走吧,朕不会亏待你的,你是要衣锦还乡还是想入朝为官,都好商量。”

无人为师,自学成才,一本匠书能学到这个地步,何止是千里马。

沈家姑娘给他送了份大礼啊。

李师傅犹豫道:“承蒙陛下看重,可草民受沈家恩惠…”

“陛下,民女僭越,代李三谢恩。”沈青桃扬声压下李三的声音,替他接下皇帝的看重,她上前一步:“陛下,民女有要事回禀。”

“是吗?”皇帝看向她:“该看的也看了,李三?你跟着赵得粮走,摆驾回宫。”

赵得粮公公领走李三,顺便带走沈翰林。

既然沈氏决定让沈姑娘接手造船一事,沈大人就别在这儿碍事儿了。

回宫路上,皇帝大发慈悲赏赐沈青桃乘坐小轿,拯救了她颤颤巍巍得小腿。

少了小叔父和赵公公,殿中比来时安静,沈青桃反而更加冷静,她开门见山:“陛下,民女前来交代海船之事。”

终于来了。

皇帝:“你说。”

“沈氏祖籍浔阳,在沿海一带,有沿岸航行的小船,海匪倭寇更是一张舢板便敢下海航行,但曾有大船从海洋中过来,言明这些船无法再海中航行,是以,一开始沈氏不知那般大的船是如何做的。”

“后来族长有言,为陛下分忧不计金银,如今沈氏从海外人手中购置了一些海船,通过拆船造新船。”

不对,皇帝:“既然如此,沈氏为何不直接用买的海船?”先用着买的船,新船可以慢慢造。

“好船无人肯卖,”沈青桃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夷人要靠船回去,能买到的只有经过大风大浪,侥幸靠岸,却无法再出海的破船,海外的船并不都一样,沈氏大量购置无法航行的僵船。”

大伯说要为沈氏现有的船找个理由,至少明面上说得过去的理由。

“沈氏正在改建这些船,龙骨未损便可修补,只要拆得多些,修补得多些,沈氏很快就能造新船,献给陛下。”

沈氏:快,将这些木板拆下来,换上新的多打些补丁,重新捻缝再刷一遍桐油。

皇帝脑中一堆船晃来晃去:“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修好的旧船出海?”他也不是非要新船。

沈青桃:“陛下,沈氏没有出海的人手。”才怪。

“海洋广阔,不像河流有道可循,沈氏用小船试过,一旦远离岸边,不分东西北南,这般出海,恐难回故土。”

“沈氏已经派人向海外夷人学习航线,他们在两边大陆往返有固定的航线,老船长能通过天上的北极星认路。”

沈氏:船长,多教一个出来,就一个,万一陛下要也能拿出来人。

“你说海上有海匪倭寇?”皇帝盯着殿中跪得端正的女子,不对,他总觉得哪里不对:“沈氏如何得知海上有匪?”

“陛下,沈氏是商人,”她知道陛下在看她,她并不胆怯:“海外的人千辛万苦过来,是有利可图,沈氏接手他们的货物,自然有些交情在,打听一二便知。”

还是不对,皇帝眉头紧蹙,指尖无知觉地敲响桌面。

哒、哒、哒…

太顺利了,皇帝深沉地凝视沈青桃,这一切太顺利了,短短时日真得能做这么多事吗?

“沈青桃,沈氏动作很快啊,”沈家是不是早就瞒着朕出海了?皇帝开始思考。

沈氏明面上的收入对不上花销,但也没有大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