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00(1 / 2)
埃及帝国的首次司法审判,不只是一场权利更迭的了结,也是一次教学。
做出公开审判的决意前,底比斯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各城发了诏令,要求各级司法人员5天内汇集首都,旁观审判。同样的,为了让大众对法典有更直观的感受,这次的审判特地将地点改在了众神之城,这里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上万人。
众神之城。这个地点一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要知道,这个地方从建好到现在,除了上次的培训,还从来没对外开放过,别说普通平民了,就连不少贵族家的纨绔子弟听说后,都决定走一趟。
于是,可以容纳上万人的众神之城到开庭当天,竟然被挤得水泄不通。程风携着穆特诺米出庭时,整个法庭上空都环绕着“玛阿特”的呼声,而等到那些人被带到被告席时,呼声立马一变,变成了“绞刑、绞刑、绞刑”的字眼。
太过强烈的呼声影响了法庭的秩序,主审判官埃米尔肃着脸敲响了桌上的铜锣,与此同时,散落在观众席的工作人员也敲锣扯嗓地让大家肃静。
几息过后,上万人的殿堂终于安静下来,埃米尔这才按照流程,开始确认当事人身份,宣读法庭秩序。
按照预期规划,今天的审判有三轮,分别是针对主谋、从谋,以及下面那些小兵的,被控告的核心罪名有两项:武装叛乱、以及谋杀罪。
所有物证人证齐全,尤其是武装叛乱,孟菲斯能作证的平民一抓一大把,他们不可能将所有证人都带上法庭,便找了两个识文断字,有胆识的人做代表,将那两天发生的事情,包括那些人是如何潜入他们家中,带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听到外面的兵刃声等过程详细写明,让城中能作证的人签字画押,再由这两人将这份上万人签字的物证带上法庭。
谋杀证据要稍微复杂点,毕竟派去的刺客都是当场自尽,但也无妨,关在牢里的那些人可不是一块铁板,不少都愿意当污点证人来减轻身上的罪孽。
所以整体而言,整场审判还是比较顺遂的。
在场这么多人,本来大部分都是来看个西洋镜,顺便看看那些人的下场解解气,但是随着一轮一轮的审判、辩护、陈述、评议流程过去,不少人被这样肃穆井然,公开严明的秩序所感染,变得若有所思起来。
直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模模糊糊地摸到了这部法典的意义,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切切实实的约束。
对神明阶层的约束,对王室贵族的约束,更是对平民大众的约束。
程风和穆特诺米,玛阿特女神和第一神殿大祭司,帝国前任和现任王妃,哪怕是尊贵如她们都要通过这样逻辑严明的证据来指证凶手,讨回公道,更遑论其他人了。
法典秩序高于一切特权阶级,这才是这场审判最根本的意义。
看着场上被氛围所感染,逐渐收敛起那漫不经心神色的人们,程风知道,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这个法典的分量能托举帝国多久,那就得看后来者的管理和维护了。
而那些,就不是她要在意的事情了。
随着太阳渐渐西行,这场漫长的审判终于到了最后的宣判阶段。
几位主谋绞刑,剥夺政治权利,剥夺埃及公民身份,驱逐出境;其子孙后代永世不得参政,除非有特大功勋获得特赦。
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这几人被执行绞刑后不得在埃及境内安葬,其子孙后代如果想要替他们收敛尸身,还得跋涉千里去境外才行。
不止如此,穆特诺米还曾在新神谕里注明,任何神职人员不得为死刑犯主持葬礼。这句话的意义可不止表面这么简单。要知道,尼罗河对岸的安息之地是受神殿管辖的,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想要入土为安,都需要根据地块大小向神殿缴纳费用。同样的,从事葬礼行业的人(例如哭丧师)也都在神殿有记录,所以神谕发话,那死刑的人就真的找不到一个安葬的地方,找不到一个主持葬礼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