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6明星1(1 / 2)
我宣布春天来了!
春天不在别处,就在我的眼睛里。
早上一睁眼,有马尔科微笑和我说“早安”;洗漱完出房间,又有修兵整装待发,同我道别;等我送他出门,更有卡卡西晨练结束,从门外回来,招呼我们一起吃饭。
“吃饭了,马尔科!”
“嗯,好!”
最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寒冬之后就是春天。
街角的早点店又开始营业,往来宾客络绎不绝。
卡卡西外出三个月,最想念的居然是一口热腾腾的辣拉面。
他和从前不太一样,火影时期的卡卡西饮食清淡,但在我们家,自打和我一起生活,他吃辣椒比我更甚。修兵吃辣椒也很厉害,是我传染的,起初他们都不太吃。
我们家目前只有马尔科还没有吃辣的爱好,卡卡西单独给他买了米粥、小笼包,而我们是十天如一日的大份辣拉面。
“又是辣拉面,”马尔科在厨房煮豆浆,姗姗来迟,一见红彤彤的两碗面,惊讶不已,“大小姐也就罢了,每天都这么吃,卡卡西,你身体受得了吗?”
“家里没有暖气,吃点辣椒暖和。”卡卡西答。
“嗯,就是!”我在边上点头,他说的对,这是我的词。
一月中旬,学校的课程已经全面结束,正式进入考试季。
大多数教室要借做考场,能集中复习的图书馆人满为患。反正没课,复习而已。这项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马尔科选择在家进行,我们也改作在家吃早饭,和卡卡西一起。
“来,大小姐的豆浆。卡卡西的蛋白粉。”
“好,麻烦了。”
“谢谢。”
“……你们干嘛,突然这么客气,”马尔科放下了餐盘,在我身边落座。
我体寒,马尔科不许我喝牛奶,每天早上有卡卡西买早饭,他都会额外给我打杯鲜豆浆。
卡卡西任务归来,在家写了几天“反思日记”,对自己手脚生疏一事深恶痛绝,决定加强锻炼。马尔科也给他定制了“健身食谱”,督促着要摄入优质蛋白;顺手的事,每天给我煮豆浆,也给他兑一杯蛋白粉。
那东西我尝过,不好喝。
今天修兵单位有事,着急上班;若是不急,有时间和我们一起吃早饭的话,早上他会得到一杯马尔科特调的果蔬汁??那个好喝,如果修兵在,马尔科会额外给我多做一杯。
“……嘶!”
辣拉面我和卡卡西已经连续吃了十天,唯有今天辣得过分。
几口下去,卡卡西被辣得停了筷子,疯狂抽气。难喝的蛋白粉,他连眉都不皱一饮而尽。
“……呼!”
太辣了。我也被辣得中场休息,捧起豆浆吞咽。
蛋白粉不解辣,卡卡西伸着舌头吐气;豆浆也不解辣,我有样学样,也吐舌头。
“哈哈哈你们干嘛?”马尔科在旁边笑话我们,“大小姐,你别学卡卡西啊!”
“怎么了,我很辣?”
“我知道,但是……”他偏头看我,忍俊不禁,“你这样好像小狗。”
“!”我惊了。
我们一起生活了三个月,整整一百天同床共枕,吃住一体。我还没有把吃辣的习惯传染给马尔科,卡卡西回来才十天,已经把“把我当小猫小狗”的本领传染给了马尔科。
卡卡西他会魔法!
马尔科都把我当小狗了!
“我没有像小狗!”我不吐舌头了,可是好辣,眼泪要出来了,“呜呜……”
“……喂,大小姐,”是我在辣,却是马尔科手忙脚乱,“你别呜呜啊,更像小狗了。”
“啊啊……”
“啊啊也不行啊!”
那怎么办,我好辣。
马尔科说我吐舌头像小狗,那我不吐舌头了。闻言,卡卡西也不再这么做。但他也辣,辣是痛觉,无法排解,他一边痛一边笑我,自作孽不可活,一口辣气顺势呛进了气管里,呛得直咳嗽。
“咳咳咳、哈、咳咳咳……”
“喂,卡卡西,你怎么样!”
马尔科不笑了,吓得赶紧开始急救。
卡卡西的脸都咳成了猪肝色。涕泗横流的模样真够糟糕。
该我笑了:“哈哈哈……咳咳咳、咳咳咳……呜呜……”
……
春天真的来了,它就在我的眼睛里。
卡卡西一回家,家里肉眼可见地热闹了起来。一顿平平无奇的早饭吃得波澜壮阔,原本十来分钟搞定的差事,活活闹腾了半个钟头。
上午十点,马尔科还有一场考试。
今天他自己去学校,我和卡卡西有另外的安排。
一月中旬,距离大年三十尚有半个月,但四处都已经弥漫起年的气息。
春联、鞭炮、烟花……极目所见,家家户户皆是张灯结彩。就连路边的车站里也早早贴上了福字,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
广告牌上提醒着年关倒计时二十天,届时请市民朋友有序进入活动中心参加本地的节庆活动。
就像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新生大学”一样,每座城市也有自己的“活动中心”。由办事处设立,是一个小型的体育场,专门进行办事处相关活动。
每年年关,各地都会在活动中心举办当地的风俗年会。
一年到头,普通人难得休息几日,能力者们却大多要在这时外出巡逻,维持社会稳定;卡卡西今年也要去执勤,节假日三倍工资,童叟无欺;至于修兵,每逢节假日,他都要作为记者外出采访??
往年我们都会提前过年,今年也不例外。
择日不如撞日。
上午这门考试结束后,马尔科能有两天休息时间,下一场考试在三天后。
最近卡卡西正在休假,提交了上个任务的任务报告后,办事处要对其进行审核,审核期间无所事事,正好有空档;而自打修兵的同事出了院,修兵下班之余,无需再去医院照料,生活逐渐回复日常。
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很有规律。
修兵负责的文学、时尚板块都在中旬印发刊物,等下旬运发售卖;下旬售卖期间,开放新一期的投稿;投稿筛选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月上旬,然后在中旬前定稿、印发……周而复始,如此循环。
每月中旬往后,都是编辑部一月一度的“清闲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