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1 / 2)
傅羡好再抬首时,只见男子束起的冠发随风而舞,仿佛适才的目光不过是场短暂而又灼热的梦境。
不多时,他探身入殿,静谧无垠的宫院方才恢复生机。
萧瑟冷风拂过,刺骨的寒透过袄子入骨,绵密的酸痛突袭而来,傅羡好抬手抵着宫院长廊圆柱,咬着唇忍下了这股痛。
余光瞥见殿内伺候的宫女竹清时,女子皎洁无瑕的面容恢复如初,全然不见一丝难捱神色。
竹清微微颔首,“娘娘唤姑娘入殿。”
闻言,傅羡好神思微凝,侧眸瞥了眼门扉阖拢的主殿,应声随行。
太子萧瑾承是先皇后王氏所出,先皇后出生于琅琊王氏,尚在襁褓之时就随着双亲扎根于京中,与当今圣上青梅竹马。还在牙牙学语时就被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相中,于十岁那年先皇下旨赐婚其为太子妃,待笄礼过后择日入主东宫。
姑且不论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及其能力,只谈琅琊王氏如今于朝中炙手可热的程度,不论文官还是武将多有建树,已然成为萧瑾承坚不可摧的靠山。
也正是因此,傅羡好被唤入宫以来,皇后不论如何都不愿出身于姑苏傅家的她与萧瑾承有所交集。
早年间,姑苏傅家是他人口中望尘莫及的百年世家之首,历经三朝,祖上曾出过三位首辅,两位皇后,鼎盛时期,朝中重臣多是傅家子弟,师从于傅家的朝臣更是数不胜数,也使得傅家得以屹立不倒。
百年前,随着新皇权颠覆旧皇权,皇朝易主萧氏,改国号为宁。
宁朝近百年间,姑苏傅家韬光养晦,期间傅家直系子弟未曾有一人入仕为官,宫中嫔妃也无一人为傅家之人,不过朝中近一半的官员年少时都曾前往姑苏求学,师从傅家,其中也包括当今首辅。
如此一来,就算傅家于朝中无人,也足以保傅家百年无忧。
直到三年前,景明十三年间,傅家直系子弟于宁朝无人为官一事才被打破,傅家六叔入仕。其在这两年间深得皇帝喜爱,多得提拔,随着他于前朝的步步高升,京中达官高门再次将目光落在了沉寂多年的姑苏傅家。
如今萧瑾承仍在殿中,若是往常,皇后忌惮于傅家因她而与其扯上关系,甚少会唤她入殿伺候,不曾想今日一反往常,思及此,傅羡好眸光沉了几分。
没等她细想,就见锦书仍旧站在原地,眉眼间印了缕担忧,她稍稍挥了挥手,示意锦书先行离去。
主殿门扉推开,点点笑声入耳。
傅羡好垂着眼眸入内,径直走到阶下福身,“娘娘。”
直到主位上的皇后应声后,她方才转过身恭恭敬敬地朝圆桌案旁的太子行礼。
阶上的皇后端起茶盏,不疾不徐地拂去茶沫,眸光借着品茶的功夫掠过下方的两人,见那道纤细身影退到自己身侧,颇为无奈地笑了笑,“本宫此前和她说过多次,就当这儿是她的第二个家,无需如此拘束,可她依旧如此,本宫也是拿她没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