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1 / 2)
两个人一同从外圈到里圈挨个石块敲了个遍,一开始用手,后来嫌累边用剑柄敲。小的石块挨个敲,一整块巨石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敲。
石块的空心与否在声音上差别巨大,他们这一番忙活终于是在天黑前找到了东西。
天色近黄昏,好在不需要点灯还能看清。
有蹊跷的是中-央的一块巨石,底下被萧正诚凿空了用来放与殷元许和一些中-央官员来往的书信,封口是上了桐油的木板,耐热,还上了和石头颜色相仿的漆,旁边还用许多小石块挡起来,除非一早知道那里有个暗格,否则谁都看不出蹊跷。
好在一堆假山围着,火势蔓延不到里面,除了假山外围烧得焦黑,完全伤不到正中的暗格。
二人来得匆忙,没带兜子将这些东西兜走。在萧府上上下下搜寻了一番,最后在柴房拿了个麻布袋将这些书信一兜子装走。
检查没有遗落后,二人从来时的围墙处又翻了出去,在离萧府较远的偏僻客栈开了间上房。
客栈简陋,但两人也不是爱挑三拣四的性子,随便用了晚饭便回房研究书信了。
萧正诚费尽心思将东西藏起来,多半是怕出事后殷元许翻脸不认人,将罪名都赖到他身上,东西不多,但内容都尤为重要。
两人不费什么时间便将这些东西都看完了,与他们预想的不差,信中全是殷元许的罪证,一字一句都是他的笔迹,饶是殷元昭已经有所预料,还是十分意外。
她与殷元许没什么交情,即便都是皇子,同住东宫,就算是见到了也只会表面上打打招呼,她知道这个皇兄看他们每个弟妹都不顺眼,但却不像殷元祁那样直接写在脸上,面上装得春风和煦的,眼神却透着阴狠。
她以为殷元许只对与他有竞争的自己狠,没想到是对每一个人都这么狠。
殷元许报上去的抄家清单她也知晓,虽然她知道事实绝对不止这个数,但没想到报上去的却不足十分之一。
萧正诚将搜刮的民脂民膏记了册,册子里还包括殷元许给他的赏赐,他给殷元许上的供。萧正诚这么多年如老鼠搬家一般将禹南给搬空了,全进了他自己和殷元许的口袋里。
这么多年不是没有人察觉,但萧正诚的形象实在太好,察觉的小吏以为他是公正的,一向他禀报发现后,萧正诚便直接上报给殷元许,殷元许便派人来将人灭口。死了人的案子报到禹南府,萧正诚便压下来,意思意思查查便记成悬案。
……
殷元昭越看越气,看着册子上的金银万两,再一想到农间老伯如此高龄,为了吃一口饱饭还要日夜耕种,气得重重锤了下桌子。
时知远伸手包住了她的手,她的心也定了下来。
她更坚定了夺嫡的念想。
若让殷元许这样鱼肉百姓的人做了皇帝,这天下岂不大乱?他们殷家祖宗当年起义便是因为昏君当道,民不聊生,若让这样的人即位,恐怕靖朝离亡国也不远了。
次日一早,二人收拾好行李便驾马准备先回一趟军中。当日虽说借着边疆乱事做借口出京,但她心中到底是有些不放心,还是打算去看一眼。
从禹南到凌城快马加鞭也要两天,两人准备好干粮和水便上路了。
他们快马加鞭行至半途,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突然从山坡上滚下,一路滚至殷元昭面前。
事情发生得太快,电光火石之间,就在马蹄即将踏上她的身躯时,殷元昭反应过来,扯住缰绳用力一拽,马嘶叫着抬高了前蹄,时知远配合着翻身而下将人从马蹄下拖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