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随风散去的尾声(1 / 2)

加入书签

白惠文将这个答案通过信鸽告诉了万通。这是他们达成合作时,她许诺万通的报酬之一。

另一部分的报酬,则是声望。他的实力本来远远不如明一,而五年前“安花使”一事之后,评价则得到了改善。现在粗通法术的他,因在皇帝面前露了两手,更是得到重用,担当起国师一职。

于纯晚死了,死得悄无声息,对外只称是病逝。

皇帝不再允许花神之事成为流言传开,花常在时是措手不及,现在的他已容不下这些挑战皇权的鬼神之说了。

反正有万通这样的高人在,无论是花神还是花鬼,都不足为惧。再起什么风浪,无非牺牲几个妃子,而他有的是妃子。

他很快就被推翻了。

最开始,他是明君。后来,有个小官意外发现了皇帝的癖好,所以冒险把自己年仅十岁的女儿送入秀女队伍中,以换取仕途顺遂。

他赌对了,因而节节高升。别人也不傻,于是纷纷动起脑筋,就算没吃到第一口螃蟹,也势必要分一杯羹。

可适龄的幼童不是每家都有,也不是每家都舍得,没关系,那就去大街上抢,街上有数不尽的孩子,样貌性情都可随意挑选,谁敢反抗,格杀勿论。

皇帝一开始,也是想做个明君的,至少,表面上要受万人敬仰,谁也不能说他一个不好。

他苦苦压抑自己的欲望而不敢满足,就是不想落人口舌,于朝堂上被口诛笔伐,再被人借题发挥,趁势起事,最后大权旁落,下场凄凉。

可是看见被送到眼前的花常在,他实在没能忍住。

他小心翼翼,找尽借口,在外人面前做出一副慈爱的模样......至于花常在,只是一个小姑娘,他还是有信心能拿捏住的。

事情就这样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小姑娘知情识趣,为了讨好他,竟想出办法引得整个后宫争相效仿她,往他的喜好上靠拢。

皇帝惊喜地发现,他根本不用担心被骂,所有人都会主动为他找好借口,让一切都变得名正言顺。

他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他是皇帝,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生杀予夺,予取予求,都是他的特权。

他逐渐不再遮掩,对待越来越多送进宫里合他心意的“后妃”,也变得愈加残忍。

后宫沦为了尸骨累累之地??虽然它本就是。在这里的女子,无论是和谁斗,怎么斗,因为谁,怎么死,最后,都是要死的。

花常在与白惠文当时为了求生而做出的举动,意外成为了点燃长长引线的一丁点小小的火花,最终,引爆了皇帝的贪婪。

而他无德暴虐的行径,终于烧成了一把烈火,将他焚毁??百姓对其深恶痛绝,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愤然起义,杀入皇宫。

有人在宫内里应外合,正是于纯晚的父亲,于功万。

于纯晚死前,白惠文曾令其写下一封血书,其上详细描述了“一切的始末”:皇帝性情大变,仿佛被人夺舍,如今后宫内孩童凄厉的哭叫彻夜响个不停,不止不休,不绝于耳,已成人间炼狱,而她实在于心不忍,只稍与皇帝相劝了一句,便被下令赐死。

白惠文将这封血书秘密交给了于功万。

有了它,反叛军便可师出有名,剿灭占据龙体的祸国妖邪,另立新帝,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至于于功万,不论他是真心想要为女报仇,还是故意借此把水搅浑,推波助澜,以谋求更高的权势地位,白惠文不得而知,也不关心。

她只知道,皇帝乱箭穿心而死,她的复仇,结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