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第49章(2 / 2)

加入书签

方才带她换衣裳的一位嬷嬷注意到她的不适,走到吴王和公主跟前行了礼,言语诚恳,就像长者关心家中小辈一般,替贺小茶请了愿:“两位殿下,我瞧着四娘子似是身子不适,方才救人,四娘子竭尽全力,体力消耗极大,水中又那般冷,这样下去恐得风寒。料想谋害公主这事,不会是她做的,否则她也不必舍身救人。此间之事,一时半会儿也没个定论,老奴想着,尼姑庵的姑子们长年备着御寒防病的草药,不妨就让四娘子跟着老奴,去喝碗汤药暖暖身子吧,也省得真落下病。”

临川的神色缓和下来,她赶忙点了头:“方才若无四娘子,我此时已经是水中亡魂,四娘子快快去吧,喝了汤药,我命人将你送回去。”

吴王也道:“快去吧。”

贺小茶有些笨拙地行礼谢恩:“多谢两位殿下。”

荀书儿看着贺小茶,本想跟着一道去,孙妩月却伸手拉住了她,摇了摇头。

孙妩月并非弃贺小茶于不顾,而是经过细致考量的。

年年救了人,自然可以摆脱嫌疑,但公主殿下可没说她和荀书儿可以走。固然她们和年年一直在一起,没有害人的时机,公主此时情绪激愤,不一定顾及这些,她们若这时跟着年年走,未必不会开罪公主,这是其一。

公主与年年着装相类,公主被推落水,旁人品不出其中滋味,她和荀书儿却心知肚明,公主大概是替年年挡了灾了,这事儿同汤氏脱不了干系。吴王和公主雷霆之怒,汤氏必定心焦不已,想办法周全自己还来不及,不会有后手。这是其二。

至于其三,便是这位嬷嬷,她方才替年年说话是因为年年打了喷嚏,若年年不打这几个喷嚏,或许这嬷嬷根本不会想到什么汤药,如此偶然,能有什么危险?

贺小茶心中所想,跟孙妩月如出一辙。

所以她并未犹豫,就同嬷嬷一道,往方才的天净庵走。

刚刚嬷嬷是为了她的身体才跟吴王和临川公主求情,贺小茶承了人家的情分,自然要有所表示。

“多谢嬷嬷方才为我说话。”贺小茶直白道谢:“我身上没带什么值钱物件儿,但我会做点心,等回了家,我做好了点心给您送过去,您尝尝我的手艺。”

贺小茶说这话,是因为她在长安这些时日已经成长了很多,学会了做“主子”的一些要义。

下人们做了好事,是应该得到嘉奖的。

贺小茶这句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嬷嬷您对我好,我是知道的,但我没带钱,回头我把钱塞在点心盒子里,一道给你送过去。

嬷嬷意会,眉眼带了笑:“四娘子客气了,临川公主是我们吴王殿下的至亲,您救了公主,也就是帮了我们殿下,老奴今日所为,都是应该的。”

贺小茶在心中感叹,不愧是在天潢贵胄府中办了大半辈子差的人,说的话滴水不漏,她直呼学到了。

贺小茶此时心防已经卸下,所以许多事情没有留心。

比如离开碧水长廊时,她是跟着嬷嬷的,可走了一段路后,嬷嬷便放缓了步伐,走到了她的身后。

这本也合乎规矩,毕竟贺小茶是“主子”,而嬷嬷是下人。

只是这样一来,贺小茶便错过了嬷嬷的表情。

这个老奴此时嘴角噙着尖锐的笑意,一双眼睛也再没有了“长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