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2 / 2)
他顿了顿,想不出什么借口让年仅十岁的陛下下车,便叹了句“也罢”,目光示意一旁骑马的侍从下马,将这缰绳往前一递。
沈砚山的视线落在递来缰绳的侍卫身上,没下车的动作,温文尔雅道:“裴大人说笑了,陛下与娘娘亲民爱民,此等与民同乐之举,自是百姓乐见。至于这开路之事,裴大人一人可抵千军,城中夜里哭闹的小儿听了大人的名字也会立刻止住啼哭,想必大人一人便足以震慑无礼拦路之徒,无人敢冲撞而来,又缘何要某一介文弱书生相陪?”
“无礼拦路之徒?”裴之彻眯起眼,“沈大人倒是提醒本官一件事,明觉寺一事的幕后真凶尚未揪出,沈太傅在这风口浪尖之上带着陛下与娘娘出宫,焉知这里头有没有阴谋算计,本官可要怀疑大人是不是挟持了圣上与娘娘呢。”
“……”
沈砚山闻言,缓慢地眨了下眼,便对程素朝与谢煜淡然一笑,撩袍起身下了马车。
他颀身而立,看过那匹马的情况后,才接过缰绳,利落地翻身上马,一派随和:“裴大人请罢。”
分明是被他逼下马车,可此时此刻这人却摆着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
裴之彻嗤笑一声,毫不掩饰自己眼底的厌恶:“听闻临郡沈氏家风清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沈大人这不卑不亢的作派让本官瞧着不是很顺眼,还不如趁早归去,也能落得个好名声。”
“若是如此,大人或许要习惯或是忍耐些时日,毕竟沈某暂时没有要辞官归隐的打算。”沈砚山四两拨千斤道。
裴之彻意有所指:“是吗?沈大人不顾家中祖训,毅然离开临郡走马上任,不为名声,难不成为的是一段旧情?”
闻言,沈砚山没什么反应,只垂眸轻笑一声:“名声、旧情……这太御府密探探不出沈某出仕为官的缘由,要累得掌印挨个问上一遍,确认清楚么?”
“呵,是与不是,沈大人自个儿想必是清楚的,只是更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妄想将手伸到不该觊觎的地方或者人身上??”
沈砚山慢慢道:“这句话对裴掌印也是受用的,人不比物件,若是照顾不周便会觉得难受,裴掌印与其将心思放在恐吓他人身上,不如好好琢磨下该如何与人相处。毕竟该是裴大人的,旁人夺不去,不属于大人的,强留也无用。”
“沈大人不愧是左相看中的人,瞧着一身铁骨铮铮,这说起话来也是不肯相让分毫,不像这寻常畏畏缩缩的文臣作派,倒是可以去都察院做个一年半载,依沈太傅的能耐,想必不过数月就能升任左都御史一官。”
谁人不知,如今都察院遍布裴之彻的爪牙,左、右都御史都需要向他叙职。
沈砚山倒也不恼,语气依旧淡淡,温和有礼:“论奏裁立断,文武百官哪里比得过这一开口便能判人生死、教都城上下人人自危的裴掌印?”
裴之彻蹙起眉,轻“啧”一声,冷着脸笑道:“还好沈大人只堪堪做了太后娘娘月余的便宜先生,不然若是将自己这行事作风全部教于娘娘,本官可是会相当苦恼的。”
“不过有幸与娘娘早相识数十日,算不得什么重要的事。”沈砚山眉峰微动,神情有些不自然,旋即恢复正常,淡然一笑,忽地勒马停下,扬声道,“到了。”
原本不过一辆马车,却因裴之彻横插一脚,这便装出宫之事被迫变成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
侍卫在两侧站着,空出大片的地方,沈砚山言罢便先行下马,缓步走近马车,轻声道:“陛下、娘娘,已然到了。”
谢煜先下车,程素朝则落在后头,小心翼翼地挪着,伤着的那只脚尽量不用力。
她掀开帘子,被沈砚山搀扶着下来,并没有听到两人在路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