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浮生一梦(1 / 2)

加入书签

在她不必在意的岁月里,他小心翼翼爱过她九年,而今又是九载,岁岁年年,此地青山却见坟茔。

01.

她离开的那一日,沈砚山只隔着人群遥遥看了她一眼,目送着车驾远去。

可人算终归抵不上天算,从此阴阳两界,神佛难求,再不相逢。

人的生死犹如秋冬枯叶,北风一卷,转眼间便能簌簌落了一地。

破旧的小院子前,院门大开,沈砚山披了件外衫,病容苍白,负手立于门前,却始终没有踏进一步。

他的目光凝在那阖上双眼的人身上,看到她嘴角残留的血迹,失却血色的脸庞,漆深的眸子平静无波,像个泥塑的人。

沈砚山静静立着,脸上要说心伤倒也看不出来,有些过分冷静,眼神一丁点情绪波动也没有。

除去他匆忙从府中赶出来,连冠发也未束时暴露的慌张,此时此刻竟瞧不出他丝毫外泄的情绪。

夜深露重,衣袍袍摆、肩领洇湿一片,连眼睫上也沾了几滴露珠,露水碎开,像极了雪日里飘到眼前的冰花,顷刻间融化。

等到晨光微熹,里头的人才抱着她一步一步走出来。

无声路过他时,沈砚山心底似乎也响起一阵清脆欢快的脚步声,或跑或跳??那是幼年时的程素朝。

他忽地想起,曾经无数次站在院门外停步驻足,自己却从未有过一次鼓起勇气踏进去。

十八年,距他们意外相遇的那日,原来已过去整整十八载。

02.

要寻到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太清楚的人,对于一个半大的孩子来说,实在显得困难。

年仅十岁的沈砚山大着胆子准备溜出府,借口说是要将对方借给他的香包还回去,就约定在寺庙外后,王夫人便派了时常照顾他的游安带他过去。

游安比他大几岁,会功夫,力大无比,一个人能打退好几个壮汉。带一个人总比带一堆人,还要拉上母亲来得好,沈砚山推拒不能,只好应下。

可大抵是缘分使然,还没走出几条街,他便在路边瞧见了一大一小的两人。

顾夫人一手牵着半大的程素朝,一手拎着一包东西,素朝则抱着一捆竹篾跟在后头,辫子晃来晃去。

沈砚山拉着游安遥遥看着,缀在后头跟她们两人到了离街巷不远的小院子前。

是偷偷摸摸地跟着。

游安总觉自己和公子的行为举止显得鬼鬼祟祟,脸上涨红,不好意思道:“小公子,这算尾随,是歹人才会做的,您想还东西的话,我可以上前去拦下她们。”

他以为,自家公子只是面子薄,不好意思上前归还。

“不还了,这香囊脏兮兮的,等洗干净后,我再登门拜访吧。”沈砚山眨了下眼,目送两人进了院子,暗暗记下这地方,又神态自若地看向游安道,“可以回去了。”

“啊?小公子,这就回去了?”

游安摸不着头脑,但也只能听命,迷迷糊糊地往回走。

走到一半,沈砚山板着张脸,严肃吩咐道:“游安,今日之事,你知我知,还请不要同其他任何人提及。”

“……”游安吃惊,颇感意外。

小公子这是清楚自己此行不妥,有损沈府清誉的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小公子也到与长辈对着干的年龄了么?

他思来想去,只能拿这个理由说服自己,便点点头:“小公子放心!我发誓,绝对不会和任何人透露今日之事。”

回去的路上,沈砚山两人路过一处摊贩。本对这些东西都生不出丝毫兴趣的他居然停下,目的明确买下一包饴糖,分给游安一半,另外一半自己认真放好。

后来还装进口口声声说着要归还的那个香包里!

香囊怎么想都不该拿来装这糖,还要特意用油纸裁成小片,挨个包起来,全然没有拿个罐子方便。

游安想不通,也懒得想通了。

因为他从这一年开始,就跟着坐不了马车也坐不了船的小公子在临章郡与都城每年来来回回跑。

他坐车坐船都快坐吐了。

也是同年,老爷给公子请了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当朝左相李傅仪李老先生,左相不仅是国相,亦是曾经沈老太爷沈远仲一手带大的弟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