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7珠泪(1 / 2)

加入书签

“顾将军正值鼎盛之年,岂可辞官?”

一道急促又低沉的声音响起,是帝尧。

太子殿下一身素青色长衫,负手走来,只是步伐有些快,眉间若有若无地皱起。

“顾将军,如今四境狼烟将起,将军若去,来日见我大周百姓被敌国欺压,将军可能忍?”

帝尧一句话直戳顾偿痛楚,让其深深皱起眉头。

??为将者,于家国百姓而言,终有不忍。

帝尧见顾偿这副模样却没有松口气,袖中大拳紧握,他绝对不能放任顾偿辞官,顾偿若走,必会带走阿愿!

“这次之事是孤的妾室冒犯了顾将军和夫人……”

帝尧笑着放缓语气道:“孤定会严惩。孟氏无德,生产之后,皇子也不会交给她照料,日后会让其在庵堂里跪佛祈福。有孟氏为戒,华京之中无人再敢冒犯顾夫人。”

此言一出,连周文帝都略有诧异地看向帝尧,这相当于是变相的“去母留子”,虽说周文帝素来知道太子惜才,但为了挽留顾偿做到这个份上,周文帝总觉得有些奇怪。

顾偿听了,皱眉道:“末将辞官并非全因侧妃娘娘之故,是拙荆并不喜华京……”

“顾将军,”帝尧打断道:“华京有整个大周最好的医师,尊夫人经由太医院郝御医照料,听闻已大有好转,孤近日又得了几株治疗寒疾的珍稀药材,回头让宫人送至顾宅……”

“好了,”周文帝看了眼顾偿眉头深皱的模样,打断了帝尧的话,“太子,你陪了空方丈四处走走,朕有话单独和顾偿说。”

帝尧眸中闪过一丝不安和焦躁,但还是俯首道:“是,父皇。”

人一走,亭中就剩下周文帝和顾偿,前者低头凝视了棋局半晌,最终无可奈何地开口:“臭小子,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

“你再想想,想想!原本朕想等着你再打两场胜仗,就可以下旨奉你为一品军侯,到时候太子登基,朕有意让你辅佐左右,当个天下第一权臣,你们是堂兄弟,互帮互助又是君臣佳话,到时候你也不必再上战场,就留在华京……”

“陛下,太子殿下自有帝王之才,有臣无臣又有什么区别?权势也许于天下人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东西,可于臣而言,阿愿的欢喜安康才是。臣的官越做越大,她就那么要像华京众世家夫人一样整日赴宴筹谋,只为了给她们的夫君谋得一星半点的好处。臣可以再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等到太子殿下日后宫中佳丽三千,便是臣官拜一品、权倾朝野,臣的妻子就可以不向宫里的娘娘叩拜行礼了吗?她们欺负臣的妻子,臣的妻子就能还手了吗?”

周文帝听得拧眉,“你这是说得什么话?”

“臣说得是心里话,陛下不爱听便算了,但辞官的事情不能算了。”

周文帝硬生生被顾偿这茅坑里的石头一般的话,气得心口一闷,“行行行,你清高,放着天下男儿趋之若鹜的权势不要,非要解甲归田,你了不起!”

顾偿对周文帝咬牙切齿的话全无反应,依旧冷淡道:“臣不清高,只是人生在世,各有所愿。臣以前也向往功成万古、封侯拜相,但臣后来失去过阿愿,臣不想有一日再抱着阿愿冰冷的身体,然后抬头四顾,天地一白……舅舅素来爱重舅母,又怎会不明白我所言。”

那是顾偿第一次唤周文帝舅舅,却是为了说服周文帝让其辞官。

周文帝又气又喜,两种情绪挤在脸上,好不滑稽,最后这人一摆手,“好,朕说不过你,皆你如所愿。”

顾偿松了口气,行礼道:“谢陛下。”

“刚松口叫了舅舅,叫什么陛下?朕是有条件的,再替大周打一仗,三国联军陈兵大周边境不是小事,这次朕还是想让太子挂帅,他再漂亮地打赢这一仗,军中和民间的威望也就积攒得差不多了,朝中那些心怀鬼胎之辈自然也能闭嘴了。朕老了,以后这江山迟早要交给太子。”

“陛下春秋鼎盛。”顾偿木着脸毫无感情地吹捧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