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沈耀祖受窝囊气(2 / 2)

加入书签

面对这位对自己极好的亲人,沈瑛现在有很多话想要说,不过千言万语还是得先按下,解决眼前的事最重要。

“嗯,我是瑛儿,咱们好多年没见了。今天我来这领取亲供单。”

沈瑛点点头道,“舅舅现在是遇上刁难了?”

他知道以小舅的人品,如果和书吏发生矛盾,那九成是对方的问题。

旁边,礼房、户房书吏见二人对话,早已傻了眼。

天晓得,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男子,竟是永平侯府嫡派公子的舅舅?

二人同时陷入慌乱中,直到沈瑛问顾念清后,方如梦初醒。

其中礼房书吏不等顾念清回答,就连忙摆了摆手:“没什么,没什么事,我们怎敢刁难沈公子的舅父?不过一点小误会而已。”

户房书吏则一改冲顾念清嚷嚷时的咄咄逼人,转而面露惧色:“其实,就是一点籍贯上的小问题,对尊表弟领取亲供单有些影响……”

“哦?小问题,那现在能不能解决。”

沈瑛懒得听他废话,径直打断后不紧不慢道,吓得礼房书吏连忙将户房书吏推开。

“都是些小问题,不打紧的小问题。尊舅父,尊表弟现在就可以将亲供单拿走。”

礼房书吏忙表态道,说完他又推了户房书吏一把。

户房书吏如梦初醒般,赶紧亲手捧着一张亲供单,毕恭毕敬地塞到了顾念清手中。

沈瑛拿过亲供单看了一眼,确认字样无误后,还给了表弟,接着淡淡看了户房书吏一眼:“莫恃小权刁难人,须知人外更有人。”

沈瑛说完,就和顾念清,还有顾耻拿着亲供单走了,留着户房书吏在那继续瑟瑟发抖。

身后,是士子们的拍手称快声,还有对他最后一句话的称赞声。

离开礼房后,沈瑛从顾念清口中得知了事情原委。

原来顾念清、顾驰这次蒙赦回京后,父子二人的户籍也按照制度,跟着从流放地迁了回来,只是户籍册迟迟未发。

依照大周律,这种情形下顾驰若想领取廪保互结亲供单,只需提供经办文书,再加上县衙户房经办书吏为他证明即可。

谁知县衙户房书吏在被顾念清请来后,竟临场变卦,说压根不存在迁移户籍这回事。

顾念清按住心头不忿,与之据理力争,于是就有了沈瑛开头看到的一幕。

沈瑛听完小舅说的后,微微思考了一下,

“小舅,他肯定是想从你这领取好处,没有得逞才如此刁难。”

“估计你的户籍簿册迟迟未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放心,有了今天这一出,户房书吏明天肯定会亲自将籍册送到小舅家中。”

顾念清听完稍作沉默,片刻后才开口,认同外甥的判断:“确实,如今官场的风气,是远不如我为官的时候了。”

沈瑛听后稍作沉默,他知道小舅是最有资格说这话的人。

顾念清当年考中进士后,未及而立之年即做到知府,后地方发生灾荒,他上奏朝廷请求赈济,却被巡抚以正值陛下寿辰,不要扰了陛下兴致为由,将奏章扣下。

如此一来,赈济自是无从谈起。

彼时,府中百姓大多已经断炊,顾念清不忍见发生饿殍千里,百姓易子而食的惨剧,加之时间紧急,于是私自开仓放粮,最终活生民无数。

然而,顾念清的这一举动却惹恼了巡抚,巡抚认定他自作主张目无上官,于半年后罗织罪名上报朝廷,将他举家流放至塞北苦寒之地。

因此沈瑛对了顾念清,除了亲情和感恩外,还有一层崇敬在里边。

“小舅,你如今回京后在哪落脚?”

沈瑛问道,因为顾念清当年是被抄了家的,家中宅院屋宇都被收走了。

“我在你大舅家住着。你姐姐本也在那,只是你南边的姨母想她想得慌,非要她过去住一阵,她就过去了,所以眼下她也不知道我回来了。”

顾念清说到这,又对沈瑛作了解释,“这些天我一直想告诉你们兄弟俩我已经回来了,只是回京后着急要办的事太多,以至迁延至今。”

“事情一件一件办,若有不顺利的地方找我便是。”

沈瑛说道,“还有,大舅家离贡院甚远,驰儿往来考试,恐有不便。正巧我也要在贡院附近住店,驰儿不如与我同住?到时候照顾着也方便些。”

“那我和驰儿,就承了你的美意了。”

顾念清说道,“驰儿,还不快谢谢表哥。”

“谢谢表哥。”

驰儿怯

生生地说道。

沈瑛笑着拍了拍驰儿的肩膀,

“谢什么谢,都是一家人。”

“对了小舅,咱们找个茶楼坐坐吧。”

“这么多年不见,我可有太多的话想跟小舅说了。”

顾念清一口答应:“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说完,两人就找了间茶楼,就着点心边品茶边聊。话语间,沈瑛得知舅母和小表弟因缺衣少食,在流放之初已已身故塞北,眼下顾念清一家已只剩他和顾驰。

“顾驰才回来时,也是面黄肌瘦的,这些日子蒙你大舅一家悉心照料,气色才好了不少。”

顾念清说到这,眸中浮现酸涩,擦了一把眼睛。

“小舅,人死不能复生。”

沈瑛深吸一口气,手掌轻轻搭在了顾念清小臂上,轻声安慰道。

“我恨他们,恨极了。”

就在这时,原本怯生生的顾驰冷不丁来了一句。

沈瑛和顾念清同时看向顾驰,面对他眼中极致的恨意,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沈瑛很清楚,顾驰恨的是谁。

视百姓如草芥,罗织罪名陷害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