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夸赞(1 / 2)

加入书签

谷雨才过,山川青黛。

薛家的宴席设在阔敞的溪水边,连夜摆设的桌椅几案随着溪水蜿蜒,旁边则有青茂的树冠遮出荫凉,在柔暖春风里很是惬意。

这样的地方和天气,既宜宴饮赏玩,也可踏青游乐。

裴家众人过去时,已经来了不少宾客女眷,都是在这白云岭有别苑山庄,趁着春光晴媚来散心游玩的。

安国公夫人坐在最前面的彩锦凉棚里,正招呼着四五位邀来的贵眷,见侄女带着裴家一群女眷浩浩荡荡地走过来,眼底笑意愈发浓了。

??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一呼百应,这于薛家而言也是脸上增光的事情。

反正水边地方宽敞,再添多少人都不怕,还更显得两家姻亲紧密,相处融洽。

安国公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起身亲自去迎裴太夫人和崔氏、范氏,又让儿媳招呼两房的姑娘妯娌,在一顿寒暄见礼后分派了座位。

薛氏同祖母、婆母和婶母陪坐在上首,颇受疼宠的嫡女裴雪琼和待嫁王府的裴玉琳留在跟前,余下的座次稍稍靠后。

云娆乐得清净,与明氏、秦氏等人依序而坐。

风摇树梢,天朗气清。

面前是浅草围着的濯濯清溪,就着香甜的果品抬目远眺,非但有丛丛春花烂漫,还隐约能瞧见远处树林后男儿们打马球的矫健身影。

偶尔那边技惊四座,欢呼声也会传到耳边。

这般春日氛围让人满身松快。

云娆头回赴宴,并不认识对面的女眷们,明氏和孙氏便介绍给她。对面的女眷早知侯府次子取了个小美人冲喜,如今见着真容,虽则有人心里嘀咕身份悬殊,却也有人觉得高嫁低娶无可厚非,只赞赏于新妇的美貌。

连同上首的安国公夫人都在留意不远处那道丽色。

“先前你家二郎娶亲,我没能亲去道贺,方才瞧她那样乖巧行礼,倒真是好模样。”她一辈子养尊处优,又有个出息的女儿,优渥尊荣里颐养天年的人,笑容格外慈和。

范氏只好笑道:“太夫人过誉了,宫里娘娘的眼光自是没错的。”

安国公夫人是薛贤妃的生母,虽不知夸云娆的是宫里哪位娘娘,听了这话却也舒服,便又道:“先前你家二郎病到要冲喜的地步,我还有些忧心。如今看来,这婚事着实结得不错,我听说他随宁王北上之后力挽狂澜,已拦住了北夏的凶猛势头,果真年轻有为。”

旁的女眷听闻,也都饶有兴趣地看向范氏。

北夏挥兵南下长驱直入的事在二月里就已传遍京城,听说当时还攻克了几座城池,让人很是担忧了一阵。后来战况如何,寻常人家未必能探到,薛家却是皇亲,男儿在朝中又居于高位,这消息必定错不了。

她这般夸赞裴砚,想必立功不小。

且如今京城里风传外头常有流民作乱,当地官府镇压不住,特地派了禁军过去帮忙,这样内忧外患的时候,能征善战的武将便格外引人瞩目。

立时有不明内情的人就着话茬夸赞起来,恭喜裴家教子有方。

就连崔氏也觑着范氏道:“当初战事胶着,我虽在后宅也难免捏了把汗。如今局面既能扭转,想来我大梁将士必定会愈发勇猛,回头论功行赏,可少不了弟妹的份。”

范氏情知长嫂是在讽刺,在众女眷跟前却不能表露半分,只好摆出笑容跟着夸一夸裴砚。

薛氏婆媳却还没打算放过她。

裴砚跟府里关系冷淡,多半是由裴元曙夫妇而起,长房有嫡长子和姻亲扶持,只消裴砚不来挑事,她们乐得有人为侯府门楣增光添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