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撤换王景(2 / 2)
同时总行派个什么人来当纪委书记他也不知道同样有个磨合的过程。
如果同自己不对付工作不配合不
听招呼,岂不是更麻烦。
在他内心深处,他喜欢用王景这样的人,懦弱就意味着好控制嘛!
要是能改变总行的意图,让王景“戴罪立功”,他对自己焉能不感恩戴德?
自己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多了一张“纪委”的牌,推动自己的意图,不就多了一个有力的渠道?怎么打都好使呀。
“丁书记,如果总行没有完全确定王景同志的去留的话,我想说说自己的观点。”
他递给丁书记一支烟,给他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支。
丁毅凡有些意外,闻哲初来乍到,总行要处理长宁分行的人,他按说应该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哦?好,你说说。”
“简单说,就几层意思。”
“一,这个时候处理王景,会在外界造成错觉,认为总行在草率结案。在内部,也会让员工不服,认为是在找替罪羊。这样的话,其实有损于总行的权威。”
“第二,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王景同志在‘九一六大案’中到底要负什么样的责,认定为时过早,更不能就此下结论。这样处理一个同志,我认为不公平!”
“第三,最重要的,我认为王景同志还是有党性原则、有责任心的人。只是工作方式方法、主观能动性上有欠缺。这个同志的本质是非常好的。”
“如果他能改正自己的毛病,善良而坚持原则、宽容而执行制度,就是合格的纪委书记。”
“而且,换其他的同志来,无论是谁,对分行整体情况的了解,都有一个过程。
同时,我们之间的磨合,也有一个时间问题。
放在平时,也没有什么。可是,现在是特殊时期,恐怕就不合适了。”
“所以,我的意见,暂时不要动吧。丁书记,我是不是又犯本位主义的错误了?”
丁毅凡眯着眼睛听闻哲说了这一大片道理。
他心里雪亮,闻哲作为分行一把手,既是对自己部下的保护,更是在对王景“卖好示恩”,以此“收编”王景。
这个书生,有点意思呀。
丁毅凡笑笑,说:“这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么?”
他起身踱了几步,说:“这样吧,我尊重你的意见,给王景一个机会,董事长那,我来沟通。”
其实,他作为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