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007(1 / 2)

加入书签

叶南?没有走。

原以为这次分别即永别,哪知日思夜想的人再次突然出现在面前,冯钰心里百感交集。

两人相隔百余步的距离,冯钰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有话想说。然而此刻场合特殊,不方便随意走动,再加上叶南?有任务在身,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萧绰身上,绝不可轻易疏漏任何一个细节。

叶南?收回目光,眼里只留下萧绰一人。

很快,到了皇子们献礼的时间。

永安帝膝下子嗣不多,只有三位皇子,除了太子萧绰与二皇子箫绎外,还有位三皇子萧继。萧继今年刚满五岁,还是个娃娃,此刻正被他母亲悦妃揽入怀中,哄着吃点心。

众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在萧绰与箫绎的身上。

萧绰掀袍跪在地上,叩首完毕后,捧出了他亲手抄写的法华经,朗声道:“儿臣萧绰恭祝父皇万福金安,天赐寿考。特敬呈此《法华经》抄本,祈愿佛佑皇上千秋万岁,国祚绵延,福泽如海,康宁永固。”

永安帝笑微微的点了点头:“吾儿有心,平身。”

紧接着到了箫绎,比起大哥萧绰的稳重端方,箫绎身上则多了几分恣意昂扬的精神气,一双眼睛流光溢彩,说起话来也含着笑意:“父皇,您看儿臣给您带来了什么好宝贝。”

随着箫绎轻轻一拍巴掌,旁边七八名宫人合力抬上来一尊七尺高的金身佛像。那佛像造像极其精美,一眼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尤其是面容部分,与永安帝一模一样,连神态都极其肖似。

永安帝是礼佛之人,又一向自诩仁厚慈悲,萧绰的手抄佛经固然表达了心意,投了永安帝的喜好,可箫绎却直接给永安帝塑了尊像,两者的称心程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永安帝扶着膝盖站起身,眼睛里放了光,全然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这佛像的脸……”

箫绎朗声道:“是按着父皇的容貌刻的,父皇可喜欢?”

永安帝冲着箫绎一招手:“来人!快把二皇子的食案搬到朕身边来。”

萧绰看着箫绎的背影,眉眼间一阵黯然。

瞧瞧他这个太子做的多窝囊,处处被箫绎力压一头,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箫绎搬来的这尊金佛的造价少说千两,而他别说千两,怕是拿百两出来也十分为难。

箫绎有皇后这位亲娘撑腰,而他什么也没有。朝臣们倒向郭皇后与二皇子那边似乎是迟早的事。

萧绰坐回到位置上,回头看了眼叶南?,目光复杂。

叶南?明白他的心思,弯腰小声在他耳边劝慰:“相信我,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萧绰低着头没说话,伏在膝盖上的手掌缓缓攥握成拳。

很快,到了开始摆宴的时候。

试毒笔早已提前准备好,就藏在叶南?的袖子里。每当新的酒菜上桌,她便无比仔细的一一验毒,测了又测。及至酒过三巡,宴席已近尾声时,仍然没有查验到任何饮食被下过毒的痕迹。

怎么可能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