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013(1 / 2)

加入书签

悠悠地回过头,冯钰见那老者说到伤心处,泪流不止。沉吟片刻,他环顾左右,见除了叶南?以外再无旁人,于是从怀里取出二钱银子,用袖子挡着,不动声色地塞进那老者手中。

老者手心触到银钱,登时一愣,下意识的想要推脱。

冯钰紧紧握住那老者的手,声音里透着些安抚的意味:“莫让旁人察觉,再被抢了去。”

老者犹豫片刻,既惭愧又无奈地叹了口气,末了很郑重地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小郎君的名号,来日若有缘再见,老朽必当竭力报答。”

冯钰扶着膝盖站起身:“路见不平,施以援手,老人家不必客气。我与内子还要继续赶路,不好在此多留,就此别过,您……千万保重!”言语间似有不忍,他行过礼,转过身,快步往前走,仿佛是要尽快从当前的人间惨象中逃离出来。

叶南?跟在他身侧,二人行过一段路程,她用余光打量冯钰的表情,见对方神色已然平静下来,才沉吟着问道:“阿钰,听过刚才那老者的一番话,里面有件事我想不明白。”

冯钰回头看向叶南?,原本紧拧在一起的眉心舒展些许:“什么事?你说。”

叶南?望着眼前的道路,边走边道:“那老者说这场灾情真正的开端是去年,那么官府应该及时止损、上报朝廷才对,为什么硬是要把事情拖到如此难以挽回的地步?这到底图的是什么?”

冯钰低下头,心里五味陈杂。他没有立刻回答叶南?的问题,而是很认真地思索片刻,在心里进行了一番措辞后才道:“官场上的事与寻常事不同,寻常百姓见官府没有作为,总是骂当官的昏庸无能,认为官员只知道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殊不知决定他们的每一个决策与反应的背后隐藏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叶南?侧头望着冯钰:“利益?”

冯钰沉着眉心一点头:“我大燕每位官员每三年都要经过一次吏部的考绩,此考绩关乎官员未来的仕途,决定官员来年是否能升迁。而今年……恰好是严景文的考绩年。”

叶南?吸了口凉气,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冯钰接着继续道:“要知道赈灾一事牵动着国运民生,周围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费心费力不说,稍不留神便会被政敌揪住错处,随之而来的阴谋算计、明枪暗箭是自然是少不了的,从前因为此类事件被罢官丢职的也大有人在。”他顿了顿,语气越发变得沉重:“这世道,好人难做。所以比起冒着风险去救灾,不如将此事偷偷瞒下,只等着自己升迁后调任至其他地方。至于身后的烂摊子,那便不是他严景文要管的事了。”

叶南?恨恨地一咬牙:“真是可恶,他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不想会有多少人因他饱受折磨,性命不保。”

“他若只是想尽快离任、撇清关系,倒也并不是十分地可恶。”话到此处,一股热血在冯钰的心头激荡开来:“其实在去年十月末,肃州便以粮食歉收为名向吏部支了一百万两白银。这账目我曾亲眼看过,不会有错。我知道向来朝廷下放钱款,中间少不得要被各级官府层层盘剥,但我以为盘剥到最后怎么也该剩下一两成,换成米粮送到百姓手中,哪知他们竟是吃干抹净,一分也没有给百姓剩下。若我没猜错,严景文这是摆明了是想趁着在任时把肃州彻底榨干净,压根儿不打算给百姓留活路。”

叶南?瞪大眼睛:“什么?他怎么敢!”

冯钰深吸一口气,稳了稳气息:“有郭氏作靠山,他自然无所顾忌。”

叶南?若有所思的喃喃:“郭氏……”

“我料想郭氏打算将此事当作扳倒太子的武器,所以才在上月将此事呈送御前。此事已经不是烫手山芋,而是着了火的山芋,谁沾上便会立刻引火烧身。太子殿下如今的处境实在……”话音未落,冯钰脚下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