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上船(1 / 2)

加入书签

烛火摇曳在蜡油中,发出轻微的细响。

谢婴使劲嗅了嗅鼻子,眉心一皱,忍不住咳嗽几声,“咳咳咳......好臭的味道,哪有胭脂香。”

长久不通风的船舱内本就难闻,此时再去深吸一口,便更有奇怪的味道钻入鼻腔。

譬如猪粪、鸡屎......真是刺鼻难忍。

“那是谢大人闻得不够仔细。”

沈雁回瞧见谢婴用掌风扇了扇鼻子周围,觉得有些好笑,“昨日民女在码头卖朝食时,摊子上来了不少脚夫。干民女这行的,多多少少在这儿能与谁都打个照面。码头上的脚夫大多未成家,几乎不会沾染上这些胭脂香。”

“那可不一定。”

谢婴走到靠在一边的几只大箱身旁,试图打开,“你还年轻,不知其中的门道。脚夫这行,多年轻力壮。年轻人血气方刚,即便不成家,那也是瓦舍妓馆的常客。”

谢婴虽是文官出生,但从小母亲对他要求严苛,即便家境比不得旁人,但君子六艺也是要学的。更别说时常磨炼他的体格,叫他的力气大的与武将似的。

可这区区一只木箱子,怎么这么难打开?

谢婴有些不信邪,使劲摆弄那箱盖。那箱盖在谢婴的大力下“吱嘎”乱响,似是要被他捏碎了。

“还是谢大人懂行,民女佩服。”

沈雁回走到谢婴身边,在这只大箱子旁踱了几步,“不过,谢大人,箱旁两侧有铜扣,似是要将那铜扣按住,箱子才能打开。”

“装在两侧?确实是有些不同寻常。”

按理说,箱锁都装在正侧,谢婴凑过去一瞧,果然木箱两旁有两个铜扣。他与沈雁回一人一侧,一同按住,听得“咔咔”两声,那箱子终于开了。

不过他忽然想起什么,在打开木箱的间隙回了一句,“本官对瓦舍妓馆的事一点儿都不懂。”

说完,他又后悔了。

因为沈雁回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

这也怪不得谢婴,汴梁城内的瓦舍妓馆能足足开一条街。而汴梁河道众多,大多货物都走水运,那脚夫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谢婴不爱坐轿,上下朝时,总能听到一堆脚夫聚在一块儿,谈论哪哪的瓦舍又上了新戏,哪儿的馆子里又添了新的花魁。

当箱盖被打开后,确实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胭脂香,只不过更多的依旧是家禽的味道。

“谢大人,您来看看。”

借着烛火,能看清木箱的内里。这木箱内里极大,别说是装鸡鸭,便是装个人也是装得的。

“这是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