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过年啦一(2 / 2)

加入书签

门廊下,空闲的小厮和丫鬟看得津津有味,偏厅中的沈和欣也能透过窗子看到这副景象。

虽不爱去凑热闹,但沈和欣却十分乐意看到两人打闹。

她是个喜欢自己独处的,往年,兄长总是围在她的身边,两人都被拘着性子,今年有赵意欢在,三人都是舒畅不少。

沈府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往常总是沈和堇一人唱着独角戏,今年便有人陪着他唱双簧,明明两人才相识不过半年,却已经熟络的一口一个姐弟叫着,望着他俩的笑脸,即便是未参与其中的沈和欣也被带动了起来,便是枯燥无味的清点馈岁这样的事也不那么无聊了。

上元四十三年,腊月二十八。

夜幕降临,整个翰京的街道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眼望去,穿的喜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便是与陌生人擦肩而过也定会送上几句吉祥讨喜的话来。

赵意欢今夜穿了件大红的袄子,袖口处和领口处都有兔毛保暖防风,还是扎着单侧的麻花辫,但头上多了些红色的绒花蚕丝球,左手一根冰糖葫芦,右手一条烤鱼,咸甜搭配,滋味无限,兴高采烈地逛着翰京的街道。

前些日子她就在想,虽然沈府家大业大,但毕竟过新年,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便打算也买些馈岁送那对兄妹,顺便还可以带些东西回洛川,给店里那群伙计也长长见识。

不得不说,翰京和钱塘隔的十分远,习俗也是大有不同的,赵意欢还从来不知道翰京过年前的几天,每家每户都是要亲自做长寿灯挂在屋檐下的,前些天她就跟着沈府的人一道做了长寿灯,虽然不说有多好看吧,但对于第一次上手的她来说已经是特别了不得了,对比沈和堇做的四不像,她的手艺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现下的翰京集市上,除了各种小食,最多的就是卖长寿灯材料的摊子了,这样的铺子旁边一般都是可以帮人写对联的小摊。

长桌一摆,一摞红纸,一支笔,一个砚台,还有加了金箔的墨汁,这么一个小摊面前围的人还不少。

赵意欢读过书也会写字,但那些字写起来跟狗爬没什么两样。老人家总是说人就是这样,越缺什么就越喜欢什么,她就是这样,明明买回去对联也没什么用,却偏偏要挤到人群里去看。

一个瘦削的老头,身上还穿着道袍,寒风之下却丝毫没有畏寒的表现,半截手臂露出来,手握一支廉价的毛笔,行云流水,客人要什么样的他就些什么样的。

“上联,门迎四季平安福,下联,户纳八方富贵财,横批,兴旺发达。”

“写得真好啊!”

“好!好!”

“这老先生一看就是写得一手好字的人。”

“我家去年就是他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