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八章 有鹤(1 / 2)
新雨浣新绿,春好与人宜。
元令仪冷眼旁观者着温了了,见她双眼血红,终是落下一滴泪来。她不知怎的,只是觉得温了了的这滴泪,晶莹纯洁,好似蕴含半世慈悲,刹那万春。
温了了无声地哭着,她不明白自己的悲戚从何而来,只是觉得逝者可怜,满心怜悯。
元令仪越过温了了走向房外,张宓福轻声说道,“大小姐,孟祁观一死,苏州一切事务现在由同知边鹤扬暂管,毁寺的事暂时搁置。”
“打听到边鹤扬的底细了吗?”元令仪眸中浸满思绪,目光似清冷月华落在张宓福身上。
“只知道他是阆京人士,年纪不大。”张宓福停顿一刻,压低音量说道,“据说,是杨阁老力保他做了正五品的同知。”
元令仪峨眉微蹙,疑惑问道,“杨阁老?”
张宓福目光如炬,轻轻点头。
杨阁老杨培恩,五朝元老,内阁首辅兼任礼部尚书,历任太子少傅、少保,颇为专擅荐士。
元令仪神情微动,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杨阁老是元贞老师。”
张宓福面色一喜,却转瞬见元令仪如玉面容上,尽是忧色,“怎么了,您有何顾虑?”
元令仪并不答话。
高照与元令仪,自互通心意后,谈的是风花雪月,论的是诗词歌赋。朝堂之事微妙,劳军尚可归为元令姿之故,公主婚嫁亦是元令微的相关姻缘,可毁寺灭佛之事,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这桩大事,面上是陛下圣意君恩,私下是党争利益瓜分,各方势力借机拉拢士绅,欲要发展壮大。
高照作为一国太子,必然卷入其中。他的党羽参与多少,获利多少,她贸然参与进苏州争端,是否会对他的布局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高照是否介意她在这里搅弄风云,在意她牝鸡司晨。
元令仪问道,“宓福,边鹤扬现下有什么动作吗?”
“暂无。”张宓福拧着眉头思索着,“他现在正忙着孟府筹备丧仪,政事一切照旧。”
“没有部署僧侣还俗吗?”元令仪狐疑地问道,边鹤扬作为杨培恩门生,太子同门,他的一举一动必有上官授意。元令仪不知高照心意,现下只能捕风捉影,胡乱揣测。
“有倒是有……”张宓福话语中带着犹疑,“但边大人只是派一两个小吏,到各个寺庙知会一声。看上去,并不上心。”
元令仪惊诧地问道,“只是知会?没有镇压之举?”
“完全没有。”张宓福答道,也是一脸的费解,“手下来报说,各个小吏到寺庙中甚是客气,也说了是陛下的旨意,请他们还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人只是象征性地问上一问,走之前甚至还给了不少香火钱。”
元令仪目光沉沉如水,盯着平静的湖面,心中思忖着边鹤扬的章法。
元九健步履匆匆地向元令仪走来,“大小姐,苏州府同知边鹤扬来拜会您。”
元令仪与张宓福俱是心中一惊,元令仪问道,“他所来何事?”
“这……”元九健讷讷地开口,“他说,他想请您一同到孟祁观的丧仪凭吊。”
“凭吊?”饶是张宓福老练,也是克制不住地开口反问,“你确定,他是来邀请大小姐前去凭吊的?”
“是!”元九健不自觉的挠了挠头,“我在前堂问了他三遍,我自己都觉得甚是失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