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战国之稷下学宫》(2 / 2)

加入书签

车轮碾压大路的声音近在耳边,蹄声里搅着挥之不去的虫蝇嗡鸣。戴可翻身坐起来,顾不上身下吱呀的木头声,抬头望向四周。

此时东方未明,残月悬在遥远的天边,淡淡的月光洒在路边的大块田地和杂草里,如银霜般轻浅。戴可和苏陌躺在牛车的稻草上,她们对视一眼,扬声问拉车的老翁。

“伯伯,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少女清脆的声音打破夜的静寂,虫声都为之一寂。而等到虫声再次嗡嗡叫起来,前头才传来老翁闷而粗哑的回话。

“亏得叫做士人,记性这么差,莫不是睡糊涂了?”

“大老远跑来田齐,下饺子一样要去稷下,都是为了那新辟成的学宫!眼下也快到了,如今再说回去可晚喽!”

说罢,老翁也不再搭理后头的两个,重重吸了口冷冽的空气,哼起了韵律悠长的方言小调。而随着老翁的哼唱声,远处的天边也奏起乐声,由细溪汇江河,谱成了曲调悠长的游戏背景乐。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牛车缓慢前进,响鼻声压下虫噪,四只蹄子踩着鼓点,走过黑夜,踏入黎明。

周边的景色变化为歌词中的场景,戴可目不转睛,认真看着齐国的风土人情:折柳编篱圈住园圃,步履匆匆的官人不知去往何处;或青或黄的冠帽被摆出来,上面的美玉晕出日光一角;扎着羊角辫的小儿追着黑狗跑过,狗脖子上的铃铛叮叮作响;拦鱼坝上放着破鱼笼子,笼子里鲂鱼鳏鱼游成一团;平坦大道上四匹黑马拉着大车,竹帘红盖边仆从如云……

无数百姓的生活日常编成曲调,有人游历而采,是为齐风。

老翁带着两人很快出了城,市井消失不见,转而代之的是巍巍高山与一条玉带般蜿蜒而下的河流。

“这是系水!”

老翁遥望着那条绵长的银带,悠悠道。

“稷门之外,系水河畔,辟为学宫。”

“那就是,稷下学宫。”

背景乐骤然昂扬,视野随着牛车的拐弯而突然开阔。雄伟宽阔的群阁院落霸道地占据天地一角,日光眩晕成轮,朝霞万千下学宫肃穆,庄严而浩荡。

“稷下学宫……”

被撵下牛车的戴可怔怔看着眼前巍峨的宫殿群,喃喃自语。边上的苏陌微微眯着眼睛,流着蜜糖色泽的眼神穿透金光万道,直直对上高耸的学宫大门。

稷下学宫。

她看着那几个复杂如图腾般的陌生字体,陌生的情绪裹紧心脏,泛出一阵细密的震撼与酸涩。

不知原因,不问缘由。苏陌深吸一口气,牵着戴可走上前,一步一步接近耸立的学宫大门。

边上有陆续到达的玩家,吸气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向来自视高人一等的苏陌复杂地垂眸,莫名生出一种泯然众生的感觉。

或许那也不对,更准确的来说,应当是芸芸众生。

不问来路,不问去处。芸芸学宫之下,众生皆是求学士子。

苏学士与戴学士跟着人群步入了学宫大门,耳畔时有钟鸣诵书之声,想要细听却又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