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春风得意二(1 / 2)

加入书签

宋恪看着郭嘉游乐大半年,实在无聊他还拉着他一起快乐游,宋恪这种工作狂是忍不了郭嘉这懒散德性的。硬是抓着他处理豫州大小事务,别说,郭嘉看着不靠谱,办事效率还挺高。

“嘉可以带你去见荀文若,但他王佐之才高傲着呢,你这庙太小,可请不动人。”

宋恪觉得他庙可不小,“我去请他自然是为了明王,也不忍他为了一时之气而前途尽丧,他侄儿都成翼州刺史了,他怎么能在府中闭门不出?”

“行吧,此处离颖川近,且带你一回。”

宋恪来到荀府的时候,荀?正在练字,但他心不静,写出来的字并不让自个满意。

当下人来传宋刺史已至,荀?放下笔,天寒,让下人将其带至书房来。

宋恪入了书房,不愧是荀香令,房里自有薰香的香味,加上炭火燃着,混在一起,他总觉得荀?想烧炭自尽。

“令君很是有闲情逸致,这半年以来,沉迷于山水诗画。”

这话就很假了,毕竟荀?不是郭嘉,两人的追求与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郭嘉一身反骨,想的是搞事顺便建功立业,荀?是个居中持的能臣,想的是让曹操当霍光,大汉再次伟大。

刘琼一来,直接敲碎了摇摇欲坠的大汉,郭嘉深觉论搞事自愧弗如,而对于荀?,这自然是乱臣贼子。

可偏偏她又姓刘,亡了国宗庙还是这宗庙。

什么不孝子孙,咋就这么叛逆呢!

“宋刺史今岁十八了吧?”

“虚岁正是。”

荀?只觉得荒唐,“未及弱冠而成封疆大吏者,自古以来也就是宋刺史了吧。”

宋恪点点头,“这说明明王用人不拘小节。”

荀?想了想自己十八在做什么,而今四十亦无所事成,“小儿运气罢了。”

宋恪也活了四十年了,只是套了个十八的壳子而已,他能不知道荀?的想法吗?但他不理解这种固执。

荀?是汉臣,还为曹魏立下大功劳,说一句开国相宰不为过,为什么在百姓心中里远不如诸葛亮呢?

因为他们两个的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荀?是知道大汉是什么样的,灵帝之时他就在洛阳宫内,他所想维系的大汉,就是黄巾起义前那个权臣当道,外戚横行,贪官污吏蛇鼠一窝的朝庭,虽然它破,但它养士四百年,百姓也勉强活着。

而诸葛亮出生的时候,大汉就战火绵延,他学成的时候,大汉已经凉得不能再凉了,他想兴复的汉室,并不是现实中的,而是理想中,汉初那个刘邦打下来,被吕雉与文帝治理得衣食滋殖,天下晏然的大汉。

所以刘琼为天下带来这样的世道,诸葛亮是不在乎她称汉还是称明,因为他要的,是这个理想世界本身。

而荀?要的,是那个“汉”旗,什么都可以商量,汉旗不能倒,哪怕这旗下,已是腐朽不堪。因为这旗,庇护养士四百年,荀家便是这士中一员。

“这可不是运气,一切所发生的都是必然发生的,人们称这为天命。”宋恪看着荀?,这个有些固执的人。

“令君,选择远远大于努力,昔日你不是意识到了,才从袁绍营中投奔曹操的吗?”

荀?正襟危坐的给他倒了杯茶,再自己倒上一杯,“所以今日刺史来是为了与我炫耀选择的成果吗?”

“那自然不是,当然是代明王邀令君出仕,大丈夫未立功立而困守府宅,可不是令君的志向。”

“代明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