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大江东去二(1 / 2)

加入书签

周瑜拿了赤壁剧本,刘琼却不欲掺和,她让曹操去荆襄可不是开疆扩土的,纯粹让他去治理而已,还再三嘱咐勿要与江东一般计较,免得陷入历史定律。

刘备带着工部一干人等去了洛阳,带着刘琼与谢衣琢磨的洛阳城建图,依着后世洛阳的模样,建出大概雏形。

宫殿修的也是唐时大明宫的造型,巍峨壮阔,高大森严,正是用来做大一统王朝宫室模样。

谢衣痛快的批了兴修洛阳的巨款,还让他带着几万兵士一起去,如今是春耕,百姓田地不可耽误,只能让几千匠人们与兵士一块去,奖金给高点。

刘备到了洛阳,对着满目疮痍的洛阳没感叹什么,只让人先打理收拾出来。

宋恪离洛阳近,他也让人统计原先的洛阳户藉的人,很多是长安跑过来的流民,被董卓带着迁都长安,长安失陷,他们便开始颠沛流离,然后成流民流落北地。

如今身体养好了,毕竟北地衣食丰足,养了两年,听说重建洛阳,他们翻出从未丢弃的洛阳藉贯,跟着刘备的队伍一起去洛阳,兴修自己的故土。

春耕结束后,竟有几十万百姓成群结队赶往洛阳,不止有壮汉,还有壮妇,刘备刚清理完城池,修完道路与城下水道。看着这些源源不断的人,很是怔愣。

“诸位……诸位这是?”

其中有一人叫邓范,曾是东汉一小吏,如今是平民,他站了出来。

“我们深受明王的恩泽,听闻明王欲重修洛阳,兴宫室定都城,我们春耕忙活之后便商量着一起来了。明王修建宫殿,我们自然得出力,出来后发现路上已有很多人。玄德公放心,我们自己带了干粮,如今粮食堆在家里,根本吃不完,如今家猪吃得都比以前我们吃得好。这都是明王恩泽,我们受之,一直想回报些什么,奈何我等无所长,而今修大明宫,我们得自己帮忙才放心,我们都是修房子的好手。是不是,乡亲们?”

“是!”

异口同声的声音传遍洛阳,刘备良久说不出话,只得道。

“既父老乡亲们来相助洛阳,如今欲统一图南,军资紧张,发不出钱粮,但乡亲们的住处,伙食,定是安排妥当的!”

邓范应道,他当过吏,比这些老农能说会道,“明王处处与我们讲钱粮,但这次,是我们自发的远涉山水而来,想回报明王,百姓们一腔报答之心,怎能以钱粮论比!我们不是被征来的,玄德公看看,后来结伴而来的百姓,哪一个图他物了?”

“是备着相了,不过衣食住处备必安排妥当,也不能寒百姓一片热心,敢问阁下姓名?”

“在下邓范,邓士?。”

“备瞧你说话很有条理,你与百姓一道来,便负责安顿他们吧,我给你拨三百士兵,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百姓有什么磨擦,调节一二。如有要回去的百姓,万不可阻拦,发与粮食与水,免得路上饥渴。”

“诺!”

当刘琼听到消息后,很是感慨,仿佛这些年的腥风血雨,满手鲜血,都有了归途,她杀了士族豪强,但是救助了千万百姓。

谢衣听到名字扬了扬眉,“邓士??”

“怎么了?他有名吗?”

谢衣摇摇头,“他只是汉末一小吏,他的儿子邓艾很有名,他在邓艾小的时候去世了,而今活得很健康,有你的一份功劳。”

刘琼还是知道这人的,“邓艾?亡蜀的那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