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买房置地(1 / 2)
“这河水咋变深了?我上次来的时候,还没这么深啊。”
安县的一个庄户来河里挖河泥,不想发现河水竟然变深了,他不由地纳闷出声。
而一路过的汉子听到后,笑着道:“沈安人家的庄稼看着就比其他人家的好,当初沈安人的夫君李公子,用河泥肥田又没有瞒着大家,大家伙自然要提早囤积河泥了。”
这庄户张了张嘴巴,咋舌道:“真没有到有一天河泥也成宝贝了。”
汉子也是失笑,他家虽然囤积了河泥,但也才囤了两亩地的,他媳妇儿嘱咐他,要他去远一点的地方找一找,看看能不能再挖一点河泥。
沈安人怪不得能得皇帝赏赐,总是能够变废为宝,而因为沈安人,他们安县今秋升大县妥妥的。
再说京城这边,京城附近的海边晒出来的盐,一车车地拉来京城,直接让京城的盐价腰斩,平常舍不得买盐的老百姓,也纷纷拿起荷包,在京城官盐售卖处买盐。
“多亏了沈安人,让咱们有了便宜的盐吃。”
“是啊,以前咱们炒菜都不敢放盐,干活儿都没甚力气。”
沈梦珂从天下一品甜点铺出来,就听到了百姓们的议论,她眉头紧皱,人都喜欢听好话,她也不例外。
但是在封建朝代,太得民心了,却不是甚好事,回到家,见到李昊霖,她就说了自己的担忧。
李昊霖听说后,也皱起了眉头,而后他拍了拍沈梦珂的肩膀,安慰道:“不用担忧,我们如今一文不名,还不值得皇家忌惮。”
虽然是大实话,但沈梦珂听着怎么就那么不对劲呢。
“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也得杜绝民间只夸你,不夸皇家的现象。”
李昊霖又补充道。
沈梦珂想了想道:“那我就雇人去说皇家好话。”
李昊霖也道:“我也去参加几场诗会,引导读书人写诗做赋夸皇家。”
沈梦珂赞同道:“好,我们就双管齐下。”
于是民间老百姓和读书人,又开始说起了皇帝的好话,“皇上英明,要不是他老人家慧眼识珠,我们也买不到便宜的盐。”
这是民间最多的声音,皇帝听说后,笑着说了句,“沈氏太过小心了。”
但胡综却发现了皇帝微翘的嘴角,显然他是很满意沈氏的识趣的,皇帝再是一家之主,也是一俗人,他富有四海,最想要的可不就是身前身后名。
而华安公主知道后,直接杀到木兰农庄,瞪了眼沈梦珂,“你啊,就是太小心了,我父皇可不是嗜杀之人。”
沈梦珂抿唇,“可如果不是皇上,海水晒盐也不能成功实施啊。”
华安公主说不过她,便说起了自己的婚礼,“有礼部操办就好了,母后非要逼着本宫做针线,本宫乃大齐嫡公主,这世上谁敢穿本宫的针线。”
“对。”
沈梦珂附和道。
虽她和原主都会简单的针线,但她平常不怎么做,后世制造业发达,她根本没有做针线的习惯,好在李昊霖也没做要求,她自然乐得轻松,衣裳平常都是买的成衣。
华安公主拍了拍沈梦珂的肩膀,“要不说咱们是朋友呢,想法都一样。”
沈梦珂深以为然,她们俩的观点,在这个时代是离经叛道的存在。
时间过得很快,秋收前华安公主的婚礼到了,沈梦珂绞尽脑汁地给她做了几款符合她肤色的口脂,华安公主爱若珍宝,沈梦珂见她喜欢,便把方子给了她。
华安公主也很大方,没让她吃亏,运作关系帮她物色了京城近郊的一有些七十多亩地的小庄子,另外还帮她在京城文化氛围浓厚的桂花巷,物色了一套二进的宅子。
宅子是市场价,但庄子却是一犯事官员的私产,这些近郊的地都是经办官员,或自己消化,或拿来讨好上官,根本不会流通到市面上。
如果不是华安公主,她根本够不到,而且这庄子的价格,还是低于市场价买到的,当然还是写沈梦珂的名字,毕竟如今家里的钱都是她挣的,买了房子地,自然要写到她名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