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帮忙(2 / 2)

加入书签

若是赵氏只说好话,那难免又像上次一样包含欺骗,如此把好坏都说明,便显得可信。

应该没什么危险。覃窈想着,家境不好也不算问题,毕竟她也不好,遂问道,“偏大是多大?”

秦娇道,“二十八。”

也不算太大。覃窈又细问了他的一些情况,才知那李监丞蹉跎至今是因倒霉??

七年前殿试本已中榜,不料父母先后去世,留下一个年幼多病的妹妹,订婚的人家又退亲。他在家乡守了五年丧,去年携妹再度入京赶考,殿试一举夺魁,顺利任官。奈何家境实在太差,带着一个拖油瓶,自己不愿入赘,许多人家又不愿将女儿嫁给他。

所以最终问到了覃窈这里,毕竟世俗看来,她的出身和名声都确实不大“好”,年纪也偏大,应了一个门当户对。

覃窈将方方面面问清了,确认没什么陷阱,这才答应秦娇。

相看的时间不急,在两日后,覃窈先安心抄书。

不多时秦琅回来,提了一个绿竹绣纹的锦袋,兴冲冲奔来栖霞阁。那锦袋里装着的是覃窈卖字的余款,鼓囊囊的,令人望之心喜,但此刻秦琅来不及注意这个,满心都是别的问题,脚下生风。

“阿姐!”将钱袋放在覃窈写字的桌上,秦琅茶水也来不及喝,激动问道,“我才知道,你居然和陛下写的同一种字!”

先前他看过覃窈的笔墨,只觉得好看,因不精通此道,也没多想。今日顺口问了句掌柜这字为何如此值钱,掌柜说出欧阳昌,秦琅才明白。

和陛下的墨宝酷似,又是学的大书法家的字,能不值钱么!

阿姐的字,居然和他崇敬的陛下一样,又是多么值得骄傲!秦琅满面笑意抑制不住。

覃窈莞尔,“凑巧罢了。”

她拿了张帕子让秦琅擦擦额头的汗,又令红绣将银两收好,这才犹豫着问秦琅,“陛下的……生辰,是不是快到了?”

“对,”秦琅激动情绪过去,才觉得热,让雨燕给他拿把扇子扇风,疑惑问道,“阿姐怎么知道?”

“听韩大姑娘说的。”覃窈随口编了一句,心头仍踌躇着,“他过生辰……是不是百官都得献礼?”

“不啊,”秦琅懒散自然地靠在桌边,“陛下不喜奢靡浪费之风,早说了不过生辰,也不许百官送礼。”

覃窈心事重重地叹气:看来拜托韩静帮她送灯的路,走不通。

不想秦琅怀疑,覃窈微笑,“这样很好,省得父亲操心送什么礼。”

秦琅便觉得她是为家事忧心,没有多想。

很快到了相看这一日,金乌高悬,惠风和畅。

因相看的地点,是赵氏表亲家的喜宴上,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