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第55章(2 / 2)

加入书签

蒋鹭是要把户籍迁到荣树河家来的,蒋城回万山镇以后就会着手安排这件事。

荣树河和刘二婶自然没有意见,不过蒋鹭考虑到荣家家产的问题,坚持让荣树河写一份申明书,表明蒋鹭不会继承荣家的任何田产、地产。

这一点儿荣树河夫妇是有点儿犹豫的,他们原本就计划把家里的水田分给蒋鹭十亩。

“你有此遭遇,也算是我们害的,多的我们给不了,田地还是可以分一些给你的。”

蒋鹭想起荣田涧和刘嫂子的事,“我知道你们待我好,只是你们也有儿有女,不好因为我惹得家庭不睦。”

荣树河没有继续劝他,知道他现在必然是有心结在的,有些事还需要再去琢磨一番,不好给他太大压力,便答应了他。

蒋城那边的速度很快,不出十天,蒋鹭的户籍就从蒋家迁出去了,荣树河正式把蒋鹭的户籍重新报给县衙,许是因为县尉是熟人,那边很快给了反馈,自此,蒋鹭与蒋家再无关系。

拿到新户籍那天,蒋鹭提出去祭拜他的亲生娘亲,却被告知,十五年前的洪灾,导致河道改了,她娘家整个村都迁走了,那些坟茔都埋在水底,这些年时不时有白骨被人掘出来,混杂一团,早已经没了辨认的可能。

刘二婶担心蒋鹭太过伤感,便让他去寺里请牌位,每年去烧香祭拜也算是全了他的孝心。

蒋鹭回家跟盛屏一商量,认为可行,抽空去镇上的普陀寺捐了香火钱,请了灵牌,点了两盏长生灯,由寺里的僧侣照看着,每年十两银子,也可用香油来抵。

眼看着这事儿告一段落,盛屏还是忍不住问起,“相公,你真的不去科考了?”

她私心还是想他去的,而且刘二婶也找她了几次,让她劝着点儿,她还是选择尊重蒋鹭的意愿。

“不考了。”

蒋鹭把家里的书整理过后收在箱笼里,书架和书桌上只摆了几份教小苗和云云认字的书。

盛屏虽然感到可惜,也不再提起了。

转眼刘扣子和张强已经在后厨做了一个月了,在盛屏看来,两人都是踏实做事且还颇具天分的人,跟王秋云和江山青商议过后,决定把两人都留在厨房做事,而她则打算趁着这段不忙的时间,跟蒋鹭一起去外面走一走。

一来是为了开解蒋鹭的心情,二来,盛屏想把岷县走个遍,把往来不便造成物资不流通的现状,用南货北卖的方式改善,发展经商之路。

如果她从前对开店做生意只是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的话,在明确了蒋鹭不再参加科考以后,就坚定了要在经商这条路上走到底的决心。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生存焦虑。

家里二十三亩地,她原以为已经算多的了,足够他们一家子吃喝,可是在经过了交税粮一事后,她才发现,这仅仅饱腹的存粮,是经不起一丝波澜的。

特别是今年,旱灾的预兆一出现,村里人的反应,她都看在眼里。

放着好好的粮食不吃,整天吃野菜粗粮,家里所有的粮食都用土窑存起来,防着蛇虫鼠蚁不说,还要防着外人偷抢,村口甚至已经在建设竹篱、刺马了。

对于冬瓜和南瓜这样高产且容易饱腹的蔬菜,竟然也不想着自己煮来吃,而是喂给牲畜、家禽,只因为它们更值钱,可以在吃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