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90章(1 / 2)
荣树河听了没多大感觉,心里还挺别扭,有些后悔那天说的话了,因为蒋鹭是柳玉云的孩子,他岂不是把蒋鹭也咒进去了?
想到蒋鹭成亲也有两年了,这盛屏肚子一直没动静,别是真应了那话。
荣树河心事重重的回到家,见着盛屏了,本想问她孩子的事,可是他跟盛屏的性别之分没能让他问出口,这事儿还得是妻子去问,于是他抽空回了一趟荣山村,跟妻子说了这件事。
刘二婶不当一回事,“蒋鹭进了荣家祠堂就是荣家的人,跟柳玉云家有什么干系?再说怀孕一事,盛屏先前小产过,身体修养也是要时间的,她年纪还小,又跟蒋鹭分居两地,孩子暂时没有也属正常。”
荣树河认为有理,便不再想这事儿了,转头关心起女儿来,“李家那边怎么没动静?”
刘二婶也为这件事发愁。
原本跟李家人说好了,圆圆一落选回家,两家就走动起来,正式把婚事定下来,可这晃眼两个月过去了,那边也没个信儿,半个月前他们还特意写信问了,那头还是没声响。
刘二婶只得了这一个女儿,一向是宝贵得很,在婚姻一事上更是慎重,光从那些来提亲的人里筛选合适满意的人家就费了她不少心神,她很不愿意在这时生出变故。
“相公,既然他们没有回信,不然你亲自去问问?”
荣树河认为不妥,“我是要嫁女儿,可也没想着要上赶着嫁女儿,圆圆说起来也才十四,就是等到十八再嫁也是可以的,那李家若是有与我们结亲的打算肯定会给回复的,怕是一时被其他事情给拌住了来不了。”
“人来不了,信还不能来一封?”刘二婶对此非常不满。
荣树河略想想又道:“本来李家家在县城我们就不太满意,那就再写一封信过去,若是那头还是没有回应,我们也不必顾虑什么,重新再给圆圆相看好人家就是,这回找个近的。”
刘二婶点头,“这样也好。”女儿离自己越近她越放心,要是能找个入赘的,就更好了。
荣树河在村里没待两天又去了镇上,那时盛屏已经让人去万安镇和万山镇的码头散布卖粮一事了。
她把想好的策略跟荣树河一商量,再带着荣田涧,三人又去了柳村,这次主要是为了将手里的八百亩地好好规划一番,看看这边的土地适合种水稻还是小麦,又或是高粱还是黄豆。
最终决定一半种水稻一半种小麦,而种地之人,除了村里人,也要在农忙时,雇些工人。
因为柳村离万安镇很近,牛车过去也才一个时辰,所以就没有单独在村里修房子,只搭了几个窝棚,可以遮风避雨。
盛夏,暑气正浓,随着粮食全部收割完,地里又是一片荒芜。
荣树河带着人翻地,打算种南瓜和冬瓜,幼苗早早培育好了,已经有手臂长,移摘过去也不用担心被烈日晒坏。
盛屏和王秋云上了船,在甲板上看着逐渐远去的小镇,心里千头万绪。
本以为只是来这里待个三五天就能去万山镇与相公重聚,没想到,一做起事来就没完了,可万牛镇的变化也让她感到开心。
码头真的重新运转起来了,商铺也真的都开起来了,村民各自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这里安居乐业,她也终于能放开手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