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2 / 2)
反对?然后呢,丽华的学费没有着落的话,她还是天天被老师点名批评,被同学排挤,被人看不起,成绩怎么能上去?
相对于几十年后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初期的学费是很贵的,小学生一个学期就要两百多块钱,初中生四百多块,这还不算住宿的费用,算上住宿的80块,已经超500块了。
姜成才现在连五块钱都拿不出来,更别说500了。
家里最值钱的应该就是堆在客厅里那七八包稻谷了吧,但现在的稻谷才两毛五一斤,一千斤稻谷才250块钱,如果要凑够丽华的学费,她一个人就要两千斤稻谷,而受限于种子、地力、肥力、农药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年代田亩的产量最多也就400-500斤一亩,姜成才家八亩地,无虫无害产量正常,一季也就收个三千斤稻谷左右,更别提他家无论是种下的时间还有肥力都远远比不起正常的人家,一季也就能收个两千四百斤左右而已,差一点的年头可能也就两千斤左右,是根本没办法供姜丽华继续读书的。
所以对于姜丽华提出的退学,姜成才是想答应的,本来就是女儿,养大了总是要嫁人的,无论她读不读书,对他的差别不是很大。
但姜爱华不同意。
两年之内两个女儿辍学,旁人只会更加看不上姜成才。
姜丽华之所以能读到高中,一来是她成绩好,二是她本有个非常支持她读书的爷爷姜玉林。
但姜玉林去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她的学费、生活费一下子没了着落,不得不辍学回家。
姜玉林之前是做棺材的,帮人做一个棺材能赚50块钱的手工费,靠着这个收入供姜丽华读书。但做这行的有忌讳,姜玉林一辈子受人冷眼被人嫌弃,他不想儿子也走上他的老路,就没有把这个手艺传给姜成才。
老爷子常年走街串巷见多识广,本想着把姜丽华供出去后能找个正式的工作以后姜家也能跟着沾光,姜成才只会种地也勉强能养活一家老小了,却没想到一个突发的心脏病把他命夺走了,他一走,姜爱华学费生活费都断了,勉强读完高二就回家了。
姜爱华摸着姜丽华的头:“你不能退学,你等着,我给你们校长写封信,你带到学校去交给你们班主任,我在一个月之内一定会把你的学费交上的。”
姜丽华泪汪汪的:“姐,我真的不想去。”
姜爱华语气严厉:“你必须去!初中都没有毕业,以后还能有什么好?再找个小学毕业的,一辈子留在农村当牛作马吗?没事的,校长跟你们班主任我都认识,我一定会在一个月内把你的学费凑齐了,不让他们再欺负你。”
她给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说了自己家的经济情况,表示会在一个月之内把姜丽华的学费凑齐。同时指出请不要再在公共场合点名批评没有交学费的姜丽华了,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压力太大了,她还把姜丽华遭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