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4第74章(2 / 2)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我代传一下陛下的口谕。半个月后,动身金陵,查魔教。"

声音也不带抖,正常的执行公务的语气。

一切正常得不能再正常,除了袖子上可疑的深色小圆点,和明朗了许多的情绪。

牧归被自己气得想笑。

这人绝对是故意的。

自己会被这么拙劣的骗术骗到,这一巴掌打得不冤。说起来自己是不是一开始想给两巴掌来着?正好左右各一巴掌,对称。

这人不是老实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吗?到底是和谁学的?

“在去金陵之前,先去一趟临安。”

“为什么?”

同样的错误,短时间内绝不能犯第二次。牧归斟酌半天,小心地问道。

“临安盛产胭脂水粉,初一时有灯会,”元回瞥了她一眼,“过年,该休息一下。”

“...”

“陛下有令。”

“那就谢过元大人了。”

身边的风忽然大了,再之后没别的声音,不用看也知道他已下屋休息去了。

牧归起身,摸了半天没摸到熟悉的质感,侧目,眼前空空,她的酒坛不翼而飞。

...

年初一灯会,留给他们的时间极短。

这事似乎是临时决定的,府中上下都在发疯似的采买打点。牧归犹豫半天,托四花问一问元回,他们是轻功漂过去还是坐马车。

四花听到牧归的话,皆是一怔,随及严肃地说自己一定将话带到,就连最爱笑的春花都板着脸。

牧归不知自己是不是应该庆幸自己提了这么一嘴,但不管怎么样,当宽敞的马车停在他们面前时,她由衷地感谢四花感谢府里的所有人,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没再让她痛饮西北风跑着去一个地方。

而且是两辆马车。

整整两辆。

对于一个一开始根本想不起来租车,直言“轻功比马车快不要耽误时间”的人,他的进步简直是离谱,牧归怀疑他背后绝对有什么人在出谋划策。

颠簸了两日,牧归扶着车把,控制着两条腿平稳落地。

“去临安不止是看灯会,”元回递上一个红布包着的东西,“你的宅子置办下来了。虽然不在京城,但这地也是仔细挑选过的。”

她猜出红布中的东西,抬头,打量自己的新房。

宅子是一进,三个大屋和左右二小屋夹着中间的小院。白墙上爬了黑色的爬山虎,树梢中的几抹白见有人进了院子,拍着翅膀从他们头顶掠过。

“酉时出。招工在北面市子,采买在东头,我的宅子在隔壁。”

宅子有些荒凉,清扫一下,多住些人后,定然不会再像命案现场。元回好心地留了几人,牧归不觉得怕,只是想的它许久没住人,祈祷屋顶完好无损,别灌风别漏雨。

主屋家具几乎已空,留了几个搬不走的大件、没褥子的床铺和满屋子的灰。一回头,留下的这几人早已拿好工具严阵以待。

接过工具,加入清扫行列。掸灰擦地,搬杂物铺毯子,至酉时,主屋才勉强收拾完。

牧归出了屋,元回立在门旁,等候多时。见她转出,扬手。

天边亮起了一抹红,一抹黄,它们忽然睁开眼睛,灵动四顾,而后奔向各处。每落足一处,那一块也跟着睁开眼睛,加入到这场追逐嬉戏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